特朗普被曝提出参加东盟峰会条件,“排除中方参加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仪式”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政客新闻网”(POLITICO)援引三名匿名知情人士首先披露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愿在本月晚些时候前往马来西亚出席第47届东盟峰会,前提是他能够借此展示自己的“地区斡旋成果”。
今年7月底,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与特朗普通电话后曾透露,这位美国总统“确认”将出席此次东盟峰会。不过,POLITICO最新报道称,白宫认为,特朗普是否出席10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东盟峰会,取决于马来西亚政府是否同意让特朗普在峰会期间主持一场柬埔寨和泰国两国签署和平协议的仪式。
据知情人士透露,白宫甚至还特别施压峰会主办方“排除中国官员参加该仪式”。报道称,白宫是想通过此举,来确保焦点集中在特朗普一人身上,同时意图淡化中方在调解泰柬两国争端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10月7日,四名外交和马来西亚政府消息人士向香港《南华早报》旗下子刊《本周亚洲》(This Week in Asia)确认,特朗普希望在东盟峰会间隙举办特别仪式,以表明自己启动和平进程的主导地位。目前,安瓦尔的办公室和马来西亚外交部暂未对置评请求作出回应。
“特朗普欲借东盟峰会拍下泰柬和平协议合影,为诺贝尔奖野心造势”,《南华早报》以此为报道标题提醒称,反复无常的特朗普一直在争取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声称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他以“首席和平缔造者”的身份结束了七场全球冲突。而10月10日,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即将揭晓,但多名专家预测,特朗普获奖的希望渺茫。

借调停泰柬冲突,特朗普想突出自己
POLITICO称,在东盟峰会期间举行这种高调的活动,将为特朗普提供一个国际舞台,使他能够宣传自己所谓“首席和平缔造者”的形象。特朗普此前宣称,自己在今年7月结束泰柬两国持续五天、造成多人死亡的跨境冲突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报道称,白宫方面否认特朗普将出席东盟峰会与和平协议签署仪式挂钩。“总统确实在推动这项和平协议,但这并未被列为出席峰会的条件。”一名因话题敏感而获准匿名发言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表示。
不过,白宫同时又不忘提一嘴,“中国与这项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无关”。“总统主导了这项(和平)协议……中国并未在这些谈判中发挥作用。”这名官员补充道。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泰柬冲突爆发之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时就曾表示,柬埔寨和泰国不仅是中国的好邻居,也是彼此的友好邻邦,同时还是东盟的重要成员。东盟一贯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的传统,希望这一次和平依然能够占上风。中方正在为双方之间的沟通发挥斡旋作用,并希望局势能够尽快稳定下来。
泰国和柬埔寨共享长达817公里的陆地边界。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两国一直为边界上的多个未勘定地点争夺主权,这导致了数年来的多次小规模冲突,并造成至少十余人死亡,其中包括2011年持续一周的炮击交火事件。
今年5月28日,泰国和柬埔寨军队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短暂冲突,造成柬军一名士兵身亡。此后,泰柬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双方在边境增兵,并爆发全面外交危机。
7月24日,柬埔寨和泰国军队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激烈交火,酿成十多年来两国最严重的边境危机,双方互指对方率先开火。
直到7月28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泰国和柬埔寨方面同意停火。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当天表示,感谢安瓦尔、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政府参与调解。
特朗普的要求,令马来西亚“两难”
与此同时,《南华早报》援引另一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并未向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和峰会东道主马来西亚提出类似的“最后通牒”。
该消息人士称:“(和平协议签署仪式)有可能举行,但尚未最终确定。”他补充说,这也取决于泰国是否同意。
POLITICO报道称,据一名了解东盟峰会筹备情况的人士透露:“一切事宜仍在谈判中,但马来西亚政府的处境十分艰难。”
报道称,特朗普的要求令马来西亚陷入两难。安瓦尔希望与美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以期降低目前美国对马来西亚进口商品征收的19%关税。分析人士称,这些关税将重创电子和家具出口,并可能在未来一年内使马来西亚年度经济增长减少多达一个百分点。
然而,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支持引发了马来西亚民众的强烈不满,愤怒的抗议者在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外集会表达抗议。安瓦尔也担心,为一位在马来西亚公众中极不受欢迎的美国总统做外交上的“人情”,会带来负面观感。面对公众要求取消邀请特朗普参会,安瓦尔正在顶住政治压力。
特朗普四处游说,“获奖希望渺茫”
据以色列媒体“Ynetnews新闻网”当地时间10月6日报道,尽管特朗普十分希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正努力促成一项结束加沙战争并确保人质获释的协议,以增加获奖几率,但专家认为,即便他一再声称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并获得了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但获奖几率仍然很低,希望渺茫。
一些分析人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解释,评选诺贝尔和平奖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通常关注“持久和平、促进国际友爱以及支持这些目标的机构的默默工作”。他们指出,特朗普的过往履历可能对他不利,因为他无视国际机构和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2025年9月2日,示威者在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分馆外举行抗议活动,高举特朗普的肖像,要求释放被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人质。 美媒
美联社援引分析人士指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优先考虑持续的多边努力,而非快速的外交胜利。跨大西洋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智库亨利·杰克逊学会的历史学家兼研究员西奥·泽努(Theo Zenou)表示,特朗普的所谓“努力”尚未被证明能够持久下去。
泽努还强调,特朗普对气候变化的轻蔑立场,与包括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内的许多人认为的“地球最大长期和平挑战”并不一致。
挪威智库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RIO)所长尼娜·格雷格(Nina Graeger)也认为,特朗普的作为与诺贝尔的精神相悖,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对盟友加征关税、发动贸易战等,这些难以被视为“促进国际友好”。
她认为,特朗普今年获奖希望“渺茫”,“他的言论并没有指向和平的前景”。她还补充称,特朗普本人直言不讳地宣称可能会获奖,但这也可能对他不利,因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并不希望被视为“屈服于政治压力”。
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4日报道披露,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今年8月曾敦促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特朗普。特朗普则声称,如该委员会不这么做,将是“对美国的极大侮辱”。此外,威特科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暗中游说欧洲领导人支持特朗普获奖,而特朗普本人也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讨论诺贝尔奖的事宜。
“Ynetnews”新闻网报道称,挪威政府官员担心,特朗普落选该奖项可能带来“外交影响”,尤其是在挪美关系本已紧张(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因加沙战争而从多家以色列公司撤资),以及美国威胁要提高对挪威的关税之际。彭博社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高级官员开玩笑说,他正考虑在10月10日(和平奖结果公布日)请病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