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围猎,BBA豪华光环崩塌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任雪芸
封面来源 | 图虫创意
2025年9月,中国车市迎来历史性转折。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至58.1%,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8.3个百分点。
从连续六个月渗透率超50%到突破58%关口,这一数字不仅刷新历史纪录,更标志着新能源车超越传统燃油车,正式成为市场主流。
燃油车市场正承受剧烈冲击,豪华品牌首当其冲。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豪华燃油车促销幅度普遍超25%,而同期新能源车促销力度仅维持在10.7%左右,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
叠加 “金九银十” 旺季效应,终端折扣进一步升级。Tech星球从奔驰、宝马、奥迪销售处了解到,指导价近50万的奔驰E300L裸车价跌破35万元,宝马3系直接给出七折优惠,奥迪多款车型价格下探至25万元区间,曾经的高端定价壁垒,似乎正在全面松动。
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品牌神话正在褪色,已经不再是高端市场的绝对定义者,更从燃油车时代的“身份图腾”沦为新能源赛道的追赶者。
BBA价格早已触底
“十一”长假开启后,中国车市迎来三季度销量冲刺的关键促销节点。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8%的市场背景下,传统燃油车阵营,尤其是曾固守高端定价的BBA品牌,也加入“十一”促销大军,但终端优惠继续放大,部分车型价格已接近底部。
作为BBA成员之一的奥迪,其终端促销策略具有代表性。多位奥迪销售人员向Tech星球透露,“十一”期间的优惠主要以厂商直接让利为主,经销商会在此基础上叠加额外福利,且整体力度较平日略有提升。
“相较于平时,部分车型国庆期间能再优惠千元,或者有一些赠送保养、免息之类的福利。”一位销售人员表示。以奥迪Q5L为例,原价37.98万,国庆起售价来到了26万元起步,“综合优惠能达到11万。”
至于其他热门车型,奥迪A3、奥迪A4L等同样给出了优惠方案。一名奥迪销售报价显示,指导价16.59万元的奥迪A3,优惠后,入门版裸车价来到了12万元左右。
宝马与奔驰同样给出了十一的优惠策略。宝马方面,销售人员表示,国庆期间针对热门燃油车型推出了“现金优惠+金融贴息”的组合方案。奔驰销售则表示,除了现金优惠,更注重权益叠加,除了直接降价,还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定制化的服务,比如送保养套餐等。
不过,BBA的大力促销并非国庆假期专属。
上述奥迪销售表示:“今年燃油车几乎一直有折扣,9月和10月是车企冲击三季度和四季度销量的关键时期,每个月的折扣力度会略有差异,但整体变化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多轮价格战后,当前燃油车售价已进入“降不动”的阶段。另一位一汽奥迪销售人员直言:“经过多年的价格战,当前的汽车售价已经降至冰点,品牌不太可能在此基础上额外优惠上万元”。
这也反映出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冲击下,价格调整空间已十分有限,国庆促销更多是在现有低价基础上的小幅让利,而非大幅降价。
即便优惠力度可观,燃油车市场的终端热度却未达预期。
多位BBA销售人员反馈,国庆假期的到店客流量并未出现促销节点应有的增长,一位从业多年的宝马销售更明确表示,假期到店人数与平日相比几乎没有明显差异;不仅如此,主动打电话咨询车型优惠的客户数量,相比9月也未出现明显增量,冷清的咨询量与大幅的优惠力度形成了鲜明反差。
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有客户到店,消费决策也显得格外谨慎。多数人会围着展车细节追问不停,甚至会拿着不同品牌的车型现场对比,却很少有人在当天就拍板订车。
新能源围猎:BBA豪华光环正在瓦解
BBA 燃油车价格体系的松动,本质上是新能源浪潮下的必然结果。
随着渗透率突破58.1%,市场彻底转向电动化,中国品牌主导的“价值重构”正全面瓦解传统豪华车的生存根基。
国产新能源车型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最直接的冲击。
近日,中汽数研发布的9月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清晰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阵营的强劲势头:零跑汽车以66657辆的月销成绩领跑,环比增长16.8%;鸿蒙智行凭借52916辆的交付量稳居第二,其中问界品牌贡献40619辆;小鹏汽车以41581辆位列第三,环比增长10.3%;小米汽车月交付量逼近40000辆,蔚来汽车也以34749辆跻身前五。
从这份销量榜单不难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已不再局限于 “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构建与精准定位,在不同细分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的差距,在BBA加大促销力度的国庆节点被进一步放大。即便传统豪华品牌加大优惠力度,新能源品牌仍牢牢掌握着价格战的主动权。
截至10月6日,理想、小鹏等7家新能源品牌官宣国庆假期优惠政策,从具体策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打法更具针对性。
比如,理想汽车推出 “1.5万元置换补贴+1.99%金融年费率” 组合,另外,老车主可享受复购权益,击中得失家庭用户对“性价比”与“用车成本”的核心痛点。
小鹏则给出了 “定金抵扣+积分兑换”的政策,且国庆期间购车可享5年0利息0首付及最高贴息5.57万元,符合贴合目标用户群体对个性化权益的需求。
这种对传统豪华车市场的渗透,还能从终端销售场景中得到印证。一位蔚来汽车的线下销售人员向Tech星球透露:“国庆期间到店咨询的客户里,有不少原本是冲着BBA来的,他们大多会主动提出,要拿我们的车型和宝马、奔驰这类品牌做对比,从续航、智能座舱到服务权益,逐一考量后再做决定。”
终端消费偏好的转变,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对豪华车细分市场的重塑。如今,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产品线,均以高阶智驾、智能座舱、更低价格的组合,持续拉低BBA所在每一细分市场的门槛。
曾经由BBA垄断的“品牌神话”被打破,其长期占据的传统豪华定价区间也随之瓦解。在此背景下,正带着新车型试图反攻中国市场的BBA,面临着一个关键课题:如何在配置、体验已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守住“豪华标签”的核心价值,让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溢价买单 。
新能源战略,拯救不了BBA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BBA的徽标早已超越产品本身,成为身份与地位的核心象征。其品牌溢价深度绑定百年历史积淀与高端文化标签,不仅支撑起长期高定价策略,更成就了行业内领先的丰厚利润空间。
然而,全球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到来,正以颠覆性力量改写市场格局,BBA的传统优势开始全面松动,从成交均价、市场份额到销量与利润,均面临多重压力。
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杰兰路数据显示,2024年BBA单车成交均价集体下滑,标志着其长期依赖的品牌溢价能力正在减弱,其中奔驰单车成交均价为43.1万元,较2023年下降7.2%,宝马和奥迪单车成交均价也分别降至34万元与29.7万元,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下探。
均价下滑的背后,是新能源时代“品牌=定价权”的传统逻辑被彻底打破。
2025年上半年机动车上险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品牌在30万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占比已超过八成,比亚迪、鸿蒙智行等品牌甚至打入百万级市场,打破了国产车的价格天花板。
定价权松动的同时,BBA的销量表现也陷入颓势,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集体遭遇两位数下滑,且下滑范围覆盖其核心销售周期,其中宝马在华交付新车31.79万辆,同比下降15.5%,奔驰在华交付29.32万辆,同比下降14%,奥迪在华交付约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
面对销量下滑、利润承压的双重困境,向新能源转型成为BBA试图扭转颓势的关键方向,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其电动化转型进度明显滞后,未能有效对冲传统燃油车业务的下滑压力。
2025年上半年,奔驰纯电动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 14%,在其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 8.1%;奥迪纯电动车交付量为10.1万辆,尽管同比实现32%的增长,但其销量占比也仅为 12.9%。同期,宝马新能源车型累计交付31.89万辆,占比26%的成绩,放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也未能形成足够竞争力。
一位奔驰销售告诉Tech星球,今年以来,纯电车型的到店咨询量虽比去年多,但实际成交转化率却不见提升。“很多客户进来会先问续航和智能驾驶,客户对比新势力后大多会犹豫。”
眼下,BBA正集体下调利润预期。
宝马预计2025年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将下降约1.25%至5%~7%。奥迪全年营业利润率预期从7%~9%下调至5%~7%。奔驰预计调整后的销售回报率(ROS)将从6%~8%下调至4%~6%。
从品牌溢价缩水、销量下滑,到电动化转型乏力、利润预期下调,BBA在豪华车市场的统治力正持续瓦解,曾经的“豪华三巨头”逐步让出市场主导地位,或许已指日可待。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