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则”应对造假行为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新规出台
针对一些矿业权人反映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存在不实甚至造假行为,行业协会开始出手整治。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制定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下称《规则》)日前公布。《规则》明确,指导本规则实施与应用的原则是透明性、实质性、胜任性(统称“三原则”),《规则》适用于资本与证券市场。
其中,透明性要求公开报告向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及其专业顾问提供充分的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应清晰、无歧义,确保其能够准确理解报告内容,而不产生误导。
实质性要求公开报告中应包含投资者、潜在投资者及其专业顾问合理要求并预期获取的一切合理相关信息,以支持其对所报告的勘查靶区、勘查结果、资源量和储量作出合理且审慎的判断。
胜任性要求公开报告应以具备相应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即胜任人)所负责完成的工作成果(如技术报告)为依据。胜任人应为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会员或经认可的专业组织成员。
《规则》提出,技术报告提供关于勘查靶区、勘查结果、资源量和储量估算等详细支持信息,应客观、公正地反映所报告事项,并须说明资源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公开报告勘查结果时,须包含充分信息,以便投资者对其重要性作出客观、审慎的判断。
“矿产资源储量是矿业权交易的基石,直接决定着矿业权的价值及交易额的高低。”专家表示,矿产资源一旦没有经过科学精准的储量评估,甚至是虚假评估,矿业权人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甚至是牢狱之灾。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的公告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官网介绍,长期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地质勘查报告)实行的是“资质+单位”管理模式。2017年9月国务院取消“地质勘查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后,尚未出台有效措施保障市场良性竞争和报告质量,出现矿产资源底数不清、矿产资源储量信息不准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和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称,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储量评估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个别地方、领域甚至出现了评估报告弄虚作假、以假乱真现象。既有评估机构及人员因专业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等因素,也有少数评估机构及人员为了既得利益,不惜违背原则、失守底线,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中故意不报、瞒报,甚至弄虚作假等情况。
例如,青海省都秀台铜砷矿普查报告,经专家组认定,报告中的矿产资源品位数据不实,还存在隐瞒未见矿工程、违规圈联矿体等情况,导致品位提高、矿体扩大、储量增高等问题。
今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国土资源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冬、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杨璐等专家在调研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玉源矿并作出的专家论证意见书称,“由于储量备案报告对第四系覆土厚度的认定错误以及对矿体断裂带的忽略,误将矿体上部的覆盖层认定为矿体”,致使采矿权人出现了“越层”开采现象。而实际上,采矿权人开采的矿产资源总量,并未超出获得该矿业权时的备案资源总储量。
“储量报告不实或虚假,通常有这些具体表现。”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曹旭升介绍,砂石土类矿的勘查报告往往大矿做小,导致砂石土类矿矿业权出让收益少缴现象和矿业权到期不能延续现象非常普遍;年度核实报告往往不进行实测,导致实际开采情况与实际不符,进而导致年度监测数据不实;勘查报告人为降低品位现象较多,导致矿业权出让收益被低评,相应税费少缴。

图为9月29日,专家们在福建省泉州市考察一家关闭矿山。摄影/章轲
此外,有些勘查报告隐瞒共伴生矿种,导致达到工业品位的共伴生矿种未进行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少缴税费;勘查单位不按勘查规范和勘查标准进行勘查并编制报告,导致报告不实。
专家介绍,国家层面对矿业权评估十分重视。2021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把矿业权评估师列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为落实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要求,2022年5月,自然资源部出台了《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矿业权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薄志平一行到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调研时强调,要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围绕能源资源增储上产,不断改革创新,在矿产勘查、储量评估、价值评估等方面为市场、为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服务和支撑。
“矿产资源储量是国家制定资源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依据,其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资源开发秩序与市场公平。”业内专家表示,在矿业权一级市场,储量虚报往往造成出让价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在二级市场转让中,储量造假更是成为资本骗局的常用手段。从宏观战略层面看,储量不实或造假会导致国家矿产资源家底不清,使战略决策失去数据支撑,直接危及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上述《规则》明确,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负责制订《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根据章程为会员提供服务,有纪律处分权,包括暂停会籍或开除会员的权力。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