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失去中国市场,美国芯片设备巨头的致命危机,到来了
全球芯片设备企业排名中,前五大企业分别是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ASML、泛林(Lam Research)、东京电子、科磊(KLA Corporation)。这五大企业中,有三大企业是美国的,分别是应用材料、泛林,科磊,另外像ASML是荷兰的、东京电子是日本的。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设备买家,之前差不多买走了全球40%的芯片设备,所以美国这三大巨头,在中国的营收占比,一直高达35%以上,有时甚至达到40%+。
但是,最近几年,因为美国的禁令,以及外部局势的影响之下,导致中国的芯片设备自给率越来越高,所以美国这三大企业在中国的销售占比越来越低。
比如应用材料中国营收从35%暴跌至18%,每季损失10亿美元。比如科磊,每季度损失了5亿美元。再比如泛林,其中国营收占比,也从32%降至24%,且还在持续的下滑。
当然,这只是体现在财报上的数据,而在报财之外事情,其实更为恐慌。
我们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也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芯片市场, 中国一向就是新技术验证和工艺优化的重要场域。
当美国三大设备巨头的设备,在中国越来越少时,这些设备就会被中国企业所取代,那么它们就失去了一个关键的技术改进回馈机制。
另外,当美国企业离开中国市场,中国这些芯片厂,可能会重新建构独立供应链体系,很大可能性,就会瓦解之前美国企业构建的全球技术标准的统一性,最终形成中国的一套新标准,且这套标准可能与美国企业还无关了。
所以,这种产业生态回馈,以及标准的割裂可能会重塑整个芯片设备的商业逻辑,那么美国这些曾经的既得利益者就要被打回原型了,那么影响的就不只是短期利益,而是整个格局了。
所以说,当美国的这些芯片设备巨头,逐步离中国市场远去,那么失去的不只是金钱,而是未来,是整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这才是它们真正不可承受之痛。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