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是投资体育科技的好时候么? | 欧洲观察

2025年09月29日,19时38分18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现下是投资体育科技的好时候么? | 欧洲观察

达沃斯雪道上的运动员们 ©Helen

九月,芬兰运动科技公司Oura Health Oy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E轮融资。发展至今,Oura智能戒指已经不仅限于一个健康监测的大众消费品,其与皇马和NBA的合作,已经让它进入职业体育行业。Oura的发展轨迹也很巧地反映了欧洲运动科技创投生态近10年的变化。这篇文章,笔者想从风险投资的角度,聊聊这个行业在欧洲最近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赛道细分

2019年,笔者在慕尼黑参加过一个主打运动科技(sports tech)的创投活动,与会的近50个创业项目大都集中在运动穿戴、健身社区、营养食品以及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心理健康应用等B2C的方向,极少有服务于职业体育竞技的产品,如果有,也大抵和电竞相关。这当然不是说职业体育领域缺乏科技创新,自动摄像和分析平台Spiideo,运动员训练软件Rezzil在那时候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而这个活动上,面向大众的B2C产品大比例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运动科技创业生态在内容上的侧重,以及投资人的偏好。

那时候的运动科技,更接近广义上“运动健康”的概念,所以入局的风投更多是涵盖消费赛道的综合基金,如HV Capital (投资健身社区软件Urban Sports Club), Felix Capital(投资滑雪器材Black Crows)以及稍有细分到生活方式、健康医疗、娱乐等领域的Lifeline Ventures (投资Oura和健身社区Onefit)、The Factory(投资红外线运动理疗设备Recharge Health)和Mercuri VC (投资心理健康应用Pinnacle)等等,很少有专注于运动赛道的风投基金。

而近些年,欧洲不仅运动类风投越来越多,如荷兰的Dutch Sport Tech Fund、英国的Hiro capital和卢森堡的Match Ventures,甚至出现了更侧重职业竞技体育及其周边产业解决方案的更细分的垂直基金,如荷兰的APEX Capital。他们的投资方向,开始关注服务于运动员、俱乐部和联赛的B2B产品,覆盖体育产业链条中从运动员技能提升、职业选拔、俱乐部管理到球迷互动、新媒体转播,内容营销等各个环节,致力于职业体育产业生态的提升和完善。这里的运动科技,聚焦到了狭义的以“职业体育”为核心的产业科技(笔者用“体育科技”与前文“运动科技”加以区分,也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这个赛道更加的细分和垂直。

体育风投基金的出现,是该领域创投生态逐步发展和成熟的体现,因为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这个市场足够大且有足够多(或潜在足够多)的创业项目需要融资。根据SportsTechX的《全球体育科技生态报告2025》的数据,2020年至2024年全球体育科技项目的总融资额为580亿美元,共计有2145轮融资。虽然2023年,2024年创投经历了相对低迷的两年(并不只在体育创投领域),但2025年的第一季度市场开始回暖,70轮的总融资额已经达到了52亿美元,其中美国33轮(32亿美元),欧洲29轮(20亿美元)。虽然与一些风口行业相比,粥并不算多,但好在这个领域僧还算少。而需要注意的是,已存在的创业项目还没有完整覆盖目前体育行业的痛点,比如运动员选拔和青训系统的创新、运动员长期职业规划和社会保障,甚至在新媒体环境和年轻一代观赛及消费习惯改变的前提下,如何更高效的实现球迷互动和产业模式联动都还留有很多的创业机会。从投资角度来说,这个市场潜力是足够大的。第二,基金背后需要有过硬的行业背景和资源,这样才能在与声名在外的综合基金(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综合基金如Softbank Vision Fund)竞争的时候有足够的优势,毕竟好的投资项目都炙手可热。这就不得不提到这些垂直风投背后的投资人了。

增值资本

笔者自身作为风险投资人,对增值资本(smart money)是有些执念的,也坚信这是每一个创投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运动科技从大众消费品行业开始聚焦到体育科技服务的职业体育范畴,融资背后有没有足够的行业专业知识和运营经验、有没有可以利用的行业资源、有没有战略性的协同效应,这些远比资金本身要重要得多。它决定了资金有没有流向最解决行业痛点的产品,资源有没有加速这些企业和整个生态的良性发展。

在我们之前提到的Dutch Sport Tech Fund和Hiro capital的管理层和顾问委员会中,除了传统金融背景的投资人,也不难发现前运动科技领域的连续创业者、职业体育行业的从业者,甚至越来越多看到“前奥运选手”的字样。位于阿姆斯特丹的APEX Capital更是吸纳了一百多位运动员投资,他们不但是基金的投资人,也形成了一个运动员社区,参与投资案的评估和投后管理。

运动员投资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如奥尼尔(Shaquille O'Neal)、费德勒(Roger Federer)都有成功的投资案例,也有小威(Serena Williams)格策(Mario Götze) 等设立的风投基金Serena Ventures和Companion-M。但他们的投资并没有专注在体育领域,而更像是他们个人资产管理的一部分。而APEX Capital则更多地把运动员的资源和智慧汇聚到一起,使用金融工具来支持体育科技领域和职业体育行业的发展。如该基金合伙人,也是前荷兰足球运动员Koen Boasma所说:“运动员不但更了解比赛和运动员的需求,也拥有亲身积累的行业知识和行业关系,他们是运动科技领域最有战略价值的投资人。”

同时涉足风险投资的还有俱乐部。巴萨的Barça Innovation Hub有专门的风投部门,已投资从场地管理到新媒体等10余家体育科技初创企业。意甲俱乐部COMO 1907近期也与具有运动员背景的风投基金Players Fund合作成立了COMO Ventures, 用俱乐部的体育资源参与包括体育科技在内的投资项目。此外,周边产业的加入也在加速整个生态的完善,如运动饮品红牛旗下的Red Bull Ventures在前不久注资APEX Capital。 根据SportsTechX研究,欧洲之外, 手握新媒体资源的科技巨头们如Apple, Amazon, Netflix近年来也都对体育领域表现出了日益增长的兴趣。

新兴联赛

从投资项目看,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赋能职业体育的软件硬件这些常规投资类别,有一类IP资产在2020年后越来越受到了早期风险投资机构的注意,那就是新兴联赛。

体育联赛及俱乐部投资一直是主权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热门标的。比如著名的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之前就用3亿英镑收购了六国橄榄球锦标赛15%的股份,又以1.2亿英镑收购Pro14俱乐部锦标赛(后更名联合橄榄球锦标赛)27%的股份。欧洲的联赛多是会员制,所以大部分投资集中在俱乐部层面,如私募基金Arctos Partners持有法甲俱乐部Paris Saint-Germain12.5%的股份,而主权基金更是大手笔,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收购了英超纽卡斯尔足球俱乐部85%的股权,阿布扎比联合集团则拥有城市足球集团(CFG)81% 的股份,包括其旗下的多家俱乐部(如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美国纽约城足球俱乐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城足球俱乐部等等)。

但无论是联赛还是俱乐部投资,风投机构都很少涉足,一方面因为成熟的联赛和俱乐部投资体量过大,另一方面也是受投资逻辑差异和退出周期的影响,很难接轨风投基金的运营模式。但2020年以来,很多风投基金大概是从前些年游戏和电竞联赛IP投资中得到了灵感,新兴的体育联赛作为刚刚起步的IP资产,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早期风险投资的标的呢?于是便有了像Baller League(6人足球联赛)这样由瑞典风投EQT Ventures领投,荷兰APEX Capital和美国Courtside Ventures参与的早期融资交易。相似的新型赛事还有英国的板球比赛The Hundred, 西班牙的七人足球比赛Kings League和Queens League。这些新兴的赛事的设计提高了观赏性和互动性,同时也更擅于整合线上资源和数字化运营,观众也趋于年轻化。其次,新兴赛事给了女子赛事更多的关注,打开了另一个受众市场。最后别忘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运动正在赛事化,比如近些年很火的笼式网球,皮克球,飞盘等等,有些项目的传播甚至已经开始像高尔夫、马球一样带有特有的文化标签(比如笼式网球在创投圈的空前流行)。这个市场在扩大,行业也在延展。

投资额契合了,我们再聊聊退出。私募对联赛和俱乐部的投资多致力于长期持有,提升IP价值,这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而风险投资基金的周期一般只有5-7年,这个长度够不够这些赛事投资产生回报?Boasma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虽然新兴赛事还处于起步阶段,确实没有足够的数据来估计它们的回报周期,但是目前风投可以做的是: 1.将赛事投资分散在不同的基金中进行组合管理,2.从它们早期投资的高尔夫项目Tomorrow Golf League的融资进度来看(从2022年成立到2025年完成A轮融资)赛事投资项目足以在风投基金周期内提供可观的账面回报。此后,这些赛事的股份向二级市场或向战略投资人出售都是可行性很高的退出方案。

结语

欧洲的风投实际上很少强调风口的概念,但我们看到今天的体育科技创投生态正在逐步成熟,产业资源正在进行汇聚和整合,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投资方向还有很多未饱和的创新正待加速开发,而新兴的赛事不但打开了新的受众市场,也正在开始悄悄地改变整个产业的格局。投资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且潜力仍在不断放大的市场,现下怎么不算是好时候呢?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