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走勢顯著分化!國慶假期持股or持幣?機構這樣看原創
指數走勢顯著分化!國慶假期持股or持幣?機構這樣看
原創
日期:2025年9月29日 上午11:07作者:燕十四 編輯:Danna
近期A股市場呈現出顯著的板塊分化特徵,不同指數走勢出現明顯分歧:創業板指與深證成指延續強勢格局,尤其創業板指表現突出,創下三年多以來的新高;而上證指數則顯露出一定疲態,自進入高位區間後,已維持近一個月的橫盤震蕩走勢,顯露出了一絲疲態,工商銀行(601398.SH)、農業銀行(601288.SH)、中國移動(600941.SH)、貴州茅台(600519.SH)等多只成分股走勢疲軟。
而這種不同指數之間的分化走勢也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板塊走勢分化之際,A股市場又迎來了長假期考驗。
如今臨近國慶節,A股市場將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連續休市8天。在這個長假期期間,投資者應該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如果持股過節,哪些板塊更值得關注?
持股or持幣?機構這樣看
方正證券研報顯示,從近十年(2015年至2024年)國慶假期前後A股市場的表現情況來看,萬得全A在國慶節後1個交易日、5個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數分别為+0.94%、+2.20%。上證指數在國慶節後1個交易日、5個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數分别為+0.72%、+1.41%。創業板指數在國慶節後1個交易日、5個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數分别為+0.59%、+2.61%。
從寬基指數看,A股主要股指節後基本都錄得上漲,且普遍好於節前,持股過節似乎是個不錯的策略。
中信建投證券也在日前的研報中指出,國慶假期前往往出現流動性收縮特徵,但這種冷清多為 「情緒性縮量」。同時國慶一般呈現「節後開門紅」的特徵,牛市中節後漲幅通常維持更持久,並且往往呈現出長假與利多事件催化同時發生的典型市場特點,持股過節性價比較高。
華金證券也在近日的研報中稱,當前來看,A股短期可能延續震蕩趨勢,假期期間風險有限,可持股過節。(1)短期政策依然可能偏積極,假期期間外部風險可能有限。一是短期政策可能繼續偏積極:首先,政治局會議大概率繼續聚焦穩增長;其次,假期期間各地促消費政策可能加速落實。二是假期期間海外出現負面衝擊的概率較小:首先,中美在假期期間出現貿易摩擦的風險較小;其次,俄烏、中東等短期出現地緣風險的迹象目前並沒有出現。(2)短期流動性大概率維持寬松。一是宏觀流動性寬松的預期在假期期間較難出現改變:首先,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大概率延續偏弱趨勢,海外流動性寬松預期在假期期間較難改變;其次,央行在月底可能進一步加大資金投放力。二是股市資金短期依然維持較高的流入水平:融資和外資節後可能季節性回流,新發基金可能進一步上升。(3)假期期間基本面可能維持弱修復趨勢。一是9月製造業景氣可能回升。二是假期出行消費數據可能較好。三是假期期間地產銷售可能繼續偏弱。(4)節前A股表現偏震蕩,根據歷史統計規律,節後A股表現可能偏強。
哪些板塊更受青睐?
總的來看,包括方正證券、中信建投在内的多家機構更傾向於持股過節。而關於持有哪些板塊過節,各家機構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信建投證券稱,近期市場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國内政策和產業結構性景氣,對中美關繫關注度有所不足,而9月以來中美關繫存在階段性改善的迹象,或在四季度逐步被市場定價。市場資金在算力板塊集中交易後,逐步向其他低位景氣成長賽道切換,中期市場或仍延續慢牛格局。在宏觀經濟尚未全面復蘇的背景下,具備結構性景氣的新賽道仍將成為投資的勝負手。重點關注催化事件較集中的景氣板塊:半導體、新能源、人形機器人、創新藥、有色等。
中國銀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節前部分資金情緒趨於謹慎,市場交投活躍度小幅回落,寬基指數呈現震蕩格局,但短期波動不改市場向好趨勢。同時,結構性行情依然突出,科技板塊受益於海内外產業趨勢持續催化,儘管在情緒面影響下,9月26日行情出現調整,但短期壓力釋放後,仍存在修復向上空間。
展望後市,A股市場有望迎來關鍵窗口期,市場風險偏好或將進一步回暖。同時,流動性預計延續向好趨勢,兩融餘額處於上行通道中,居民存款搬家仍處於初期階段,美聯儲降息為全球流動性提供支撐。仍需關注中美談判對短期結構性行情的擾動。配置機會主要集中在四個主題:新質生產力主題、反内卷、大消費板塊、「兩重」領域。
興業證券認為,經歷9月以來的震蕩整固後,隨著擁擠度壓力緩解、三季報交易再次為景氣主線凝聚共識、10月密集重磅會議提振預期,新一輪上行動能正在蓄勢,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台階。結構上,仍是以景氣和產業趨勢為核心,重視三季報景氣線索、「十五五」規劃受益行業,包括創新藥、AI(算力、遊戲)、軍工、電池、反内卷。
申萬宏源證券則指出,A股小級别調整波段未結束的判斷正在驗證。中期沒有下行風險,短期調整也不是大級别。調整兌現後,「紅10月」是大概率。展望中期市場,2026年春季前,科技產業催化顯著多於順週期催化的格局不變,同時,科技成長可能會有中短期性價比問題,但距離長期性價比低位還有差距。科技成長可能延續趨勢行情,最終演繹到長期低性價比區域。
展望後續結構,科技成長趨勢性佔優,科技内部高低切換效果好於成長價值之間的高低切換。後續有新催化的新增景氣方向仍會有高彈性,已經累積一定漲幅的科技板塊(海外算力、創新藥,儲能、固態電池、特斯拉機器人,光刻機),中期行情還有空間。反内卷是結構牛向全面牛轉化的關鍵結構,是重要的中期結構(光伏和化工)。港股中期展望不變,中期港股可能繼續受益於「特朗普降息看漲期權」不斷強化+新經濟產業趨勢發酵,港股龍頭代表性強。
不過,10月1日至10月8日的國慶假期期間,港股通會暫停服務。而南向資金是今年港股持續走強的重要推手,港股通暫停服務是否會在短期内對港股行情造成影響也是投資者需要留意的事情。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 昨天
- 一圖解碼:極飛科技赴港IPO 農業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 去年扭虧為盈
- 前天
- 嘉利國際飙漲逾33%:入圍英偉達供應商名單,潛在合作可期?
- 前天
- 放量飙升32%!新疆新鑫礦業計劃赴A上市,成色如何?
- 前天
-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走弱,恒科指跌2.89%,風電股逆市上漲
- 前天
- 【A股收評】三大指數下挫,風電板塊異軍突起!
- 前天
- 特朗普徵收100%藥品關稅,醫藥股普跌!機構:更多是情緒擾動
- 9月25日
- 汽車股上攻,零跑漲6.9% 機構:下半年車企盈利空間有望修復
- 9月25日
- 中國聚變公司首次亮相,概念股集體躁動!AI的儘頭是核聚變?
- 9月25日
- 一圖解碼:雙林股份闖關港股謀「A+H」雙融資,成色幾何?
- 9月25日
- 中美AI估值博弈:港股龍頭的硬核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