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调研:滴滴月度平均抽成15.3%,九成司机低于20%
新浪科技讯 9月28日中午消息,近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团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对网约车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认为电动化不仅在环境层面具有显著效益,也在重塑行业的经济格局。团队还对平台抽成和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发现:实测的全部滴滴司机月度平均抽成15.3%,九成司机月均抽成低于20%;71.8%的司机在问卷中高估了自己的抽成比例。

报告显示,本次研究在今年7-8月展开,共对894个滴滴司机进行问卷调研、与31位司机深入访谈,并获768位司机许可对其“收入报告”照片取证。全部调研司机中,约49.0%的司机月均抽成比例为15%-20%,24.6%的司机月均抽成为10%-15%,4%的司机月均抽成为负数。将实测的全部司机整月的乘客实付和司机实收合并计算,得出月度平均抽成为15.3%,略高于滴滴公布的2024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的14%。考虑调研取样偏差,数据较为接近。
调研发现,71.8%的滴滴司机高估了抽成比例。超三分之一的司机误认为月均抽成高于25%,但以拍照留存的数据验证,768位司机中仅有1人月均抽成超过25%。报告认为,多数司机对抽成感知偏高,可能是更关注单笔订单抽成、极少关注月度账单;因“损失厌恶”更易记住高抽成订单,而忽视低抽成和负抽成订单;对平台透明化措施的了解不足、或受不实信息的影响。报告提醒,平台应该优化信息展示,降低司机理解门槛。
调研中,司机普遍认为最合理的抽成比例是16%-20%,而事实上,有89%的滴滴司机实际月均抽成比例处于或低于这一比例。
该报告还分析了滴滴司机的构成和收入情况。据调研样本,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中壮年是滴滴司机的主力群体,本次调研的滴滴司机平均月收入超过8000元,但呈现显著的群体和城市差异。其中,上海司机平均月收入最高,达到1.4万元,北京和深圳也保持在1万元左右。但中小城市则受制于市场和价格水平,收入处于相对低位,且更多呈现兼职特点。
责任编辑:杨赐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