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级材料突破!存储芯片功耗狂降90%,AI能源危机迎来转机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原子级薄的新型材料。这项创新有望将存储芯片的能耗大幅降低90%,通过在一个单一结构中实现两种对立磁力的共存,从而显著削减数据处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革命性磁性设计:告别外部磁场
这种新颖材料标志着铁磁性和反铁磁性首次成功整合到单一的二维晶体结构中。这一突破性成就消除了传统存储设备制造中一直存在的复杂多层系统需求。该研究的首席作者赵兵博士在《先进材料》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解释道,这种独特的共存状态能在材料内部产生一种带有倾斜磁性排列的内力。这种内力使得电子能够快速切换方向,从而无需依赖耗能巨大的外部磁场。
赵兵博士指出,正是这种内部磁性倾斜,使得电子能够快速轻松地改变方向,而无需任何外部磁场的干预。通过彻底摆脱对高能耗外部磁场的依赖,存储设备的功耗有望降低十倍。这种特殊的磁性合金由钴、铁、锗和碲构成,其各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而非传统化学键结合,这不仅简化了制造工艺,还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
应对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
此次突破恰逢数字数据处理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数字数据处理将占据全球能源消耗的近30%。以美国为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目前已消耗全国约4.4%的电力,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翻三倍。在这些设施中,作为人工智能系统、智能手机、计算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核心组成部分的存储单元,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大户。
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萨罗伊·P·达什教授强调了这种新材料的巨大潜在影响。他表示:“与那些复杂的多层系统不同,研究团队成功地将两种磁力整合到单一的二维晶体结构中。这就像一个完美预组装好的磁性系统——这是传统材料无法实现的。”研究团队坚信,这一发现将为开发新一代超高效存储解决方案铺平道路,这对于人工智能的进步和移动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来源:前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