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CXO市场景气度正在修复 CDMO布局新兴赛道
智通财经APP获悉,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称,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1-8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77.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9%,其中二级市场融资金额51.3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4%;国内创新药融资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其中港股回暖和BD出海发挥重要作用。CDMO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比较高,2024年以来海外投融资需求已经率先修复,新签订单已经开始改善,逐步转化到2025年的报表层面,2025年上半年延续良好的订单趋势。受益于多肽、ADC等新分子需求旺盛,CDMO龙头普遍已经开始布局这些新兴赛道,带动相关业务实现不断高增长。
信达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CXO整体供需关系改善,市场景气度正在修复
需求侧:CXO行业本质上属于“卖水人”商业模式,其景气度和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高度相关。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1-8月海外创新药融资金额达到226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6%;降息预期延后导致海外融资情况略有回落,随着美联储降息重启,海外融资情况有望修复。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1-8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77.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9%,其中二级市场融资金额51.3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4%;国内创新药融资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其中港股回暖和BD出海发挥重要作用。
供给侧:2023年以来CXO行业开始进入收缩周期,随着行业需求复苏,龙头公司有望重新进入扩张周期,例如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到70-80亿元,药明生物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约为53亿元,均同比2024年有显著提升,展现出龙头公司对于市场需求修复的信心。和龙头公司相比,中小CXO公司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行业周期底部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有望陆续逐步退出市场,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
CDMO:布局新兴赛道,高景气度持续
2024年Q4以来CDMO龙头公司业绩普遍开始边际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CDMO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比较高,2024年以来海外投融资需求已经率先修复,新签订单已经开始改善,逐步转化到2025年的报表层面,2025年上半年延续良好的订单趋势;2)CDMO商业模式独特,龙头公司普遍拥有丰富的项目储备和完整的漏斗结构,项目管线自带放大逻辑,即便阶段性新签项目数量面临挑战,但是现有项目的推进同样可以带动业绩增长;3)受益于多肽、ADC等新分子需求旺盛,CDMO龙头普遍已经开始布局这些新兴赛道,带动相关业务实现不断高增长,以药明康德的TIDES业务和药明合联的ADC业务最为典型。
CRO:下游需求复苏在即,拐点可期
与CDMO龙头公司不同,CRO龙头公司业绩持续分化,部分公司已经开始回暖,推测主要与自身业务特点或经营周期有关。从季度趋势来看,2025年Q2业绩整体处于改善过程中,尤其是从利润端来看,绝大多数公司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尽管很多CRO公司业绩依然承压,但是订单作为前瞻指标已经先行改善,2025年上半年大部分CRO公司的订单情况同比202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25年以来实验用猴价格略有上涨,这或许预示着临床前CRO需求即将复苏,实验用猴属于紧缺资源,掌握实验用猴资源的CRO龙头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人工智能(AI)的应用,可以赋能新药研发各个环节,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国内CRO龙头公司普遍已经布局AI+医药研发。
建议关注标的
参考iFind一致预期,目前大部分CXO龙头公司PS估值处于5-10倍区间,PE估值处于20-50倍区间,综合主营业务特点、公司经营趋势、估值合理性等多重考虑,筛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10家公司,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02359)、药明生物(02269)、药明合联(02268)、康龙化成(03759)、凯莱英(06821)、昭衍新药(06127)、普洛药业(000739.SZ)、皓元医药(688131.SH)、阳光诺和(688621.SH)、普蕊斯(301257.SZ)等。
1)药明康德:TIDES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2)药明生物:项目储备充足,PPQ项目进入收获期;3)药明合联:偶联药物市场需求高景气度持续;4)康龙化成:前端CRO降息受益,后端CMC持续转化;5)凯莱英:新兴业务有望成为高增长引擎;6)昭衍新药:下游需求正在复苏,拥有实验用猴紧缺资源;7)普洛药业:CDMO业务有望持续超预期;8)皓元医药:以ADC为特色,后端订单趋势良好;9)阳光诺和:CRO业务展现韧性,创新研发转型坚定;10)普蕊斯:下游需求复苏,AI赋能降本增效。
风险因素
创新药投融资不及预期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地缘政治和关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