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两位保荐人被列为C类名单 年内多位保荐人受罚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记者 陈燕青
中国证券业协会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显示,中信建投保荐代表陈强、赵亮近日被深交所自律处罚,被列入C类(处罚处分类)名单。陈强、赵亮曾参与保荐国遥股份IPO。
2023年6月28日,国遥股份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IPO申请并获得受理,计划募资7.64亿元。在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后,2023年7月24日,深交所对国遥股份进行了第一轮IPO问询。直到2024年1月10日,国遥股份才完成了交易所对其上市的首轮问询的回复,内容涵盖了关于业务、行业发展及相关信息披露,关于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关于资质、业务合规性及知识产权来源等方面的问题。
2024年3月18日,国遥股份向深交所递交了第二轮IPO问询函的回复。然而三个月后即2024年6月22日,国遥股份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宣布撤回IPO申请,最终上市告吹。
针对撤回资料的拟IPO企业,沪深交易所曾明确表示,对于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违法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绝不能“一撤了之”,也绝不允许“带病闯关”。
中信建投保荐人年内已多次被罚。7月29日,同样来自于中信建投的两名保荐代表人刘奎波和吕岩也因对某IPO项目的保荐履职尽责的问题遭到了深交所的自律处罚,被列入C类(处罚处分类)名单。
今年4月3日,上交所对刘奎波、臧黎明出具监管警示称,在安凯特IPO项目中,对废料销售相关内部控制的尽调不充分,未督促充分整改与准确披露;对收入跨期、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存货分类不准确等会计处理规范性核查把关不足,导致财务披露不准确,从而认定为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
更早之前的5月24日,中信建投的两名保荐代表人胡松、于雷也被深交所自律处罚,被列入C类(处罚处分类)名单。胡松、于雷曾共同保荐青岛中加特电气IPO项目,而这一项目在2024年8月撤回。
从投行业务业绩表现来看,中信建投绝对算是头部券商。公司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1.23亿元,同比增加12.09%;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15家,主承销金额675.20亿元。其中,IPO主承销4家,主承销金额84.60亿元,完成股权再融资项目11家,主承销金额人民币590.6亿元;从股权融资保荐数量和金额来看,均位居行业前列。
保荐人是证券发行上市过程中的关键“把关者”,承担着对发行人进行全面尽职调查、确保发行人符合发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等重要职责。
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73名保荐代表人因执业问题遭到了自律监管措施,其中,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各有8名保荐代表人并列受处罚人数最多的券商。
监管层对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的违规行为“零容忍”,旨在督促其切实履行保荐责任,提升专业能力和执业操守,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江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