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协会:全球债务规模达近338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周四发布的一份季度报告显示,受全球金融环境宽松、美元走软以及主要央行采取更宽松立场的推动,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球债务规模达到 337.7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金融服务行业组织 —— 国际金融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债务增加逾 21 万亿美元,最终达到 337.7 万亿美元。
国际金融协会发现,以美元计价来看,法国、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的债务增幅最大,不过部分增幅源于美元汇率走弱。今年以来,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已贬值 9.75%。
全球债务激增规模堪比新冠疫情时期
国际金融协会在其《全球债务监测报告》中指出:“此次债务增幅与 2020 年下半年的激增规模相当,当时为应对新冠疫情所采取的相关政策推动全球债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通过将债务规模与经济产出进行对比,可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偿债能力。报告显示,加拿大、中国、沙特阿拉伯和波兰的这一比率增幅最为显著;而爱尔兰、日本和挪威的该比率则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全球债务与产出比率继续缓慢下降,略高于 324%。然而,新兴市场的这一比率达到了 242.4%—— 在 5 月上一份报告下调数据后,该比率再创新高。
第二季度,新兴市场债务总额增加 3.4 万亿美元,达到逾 109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债券市场压力
国际金融协会称,在 2025 年剩余时间里,新兴市场面临的债券和贷款偿还规模将达近 3.2 万亿美元,创历史峰值。
该协会警告,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国的财政压力可能会加剧,并敦促对所谓的 “债券义警” 保持警惕。“债券义警” 指的是那些会抛售其认为财政状况不可持续国家债券的投资者。
国际金融协会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新兴市场各国政府债务比率大幅上升(智利和中国尤为明显),但今年成熟市场的市场反应更为强烈。”
国际金融协会警告短期借款增加风险
报告还重点提及了对美国债务的担忧,指出短期借款目前约占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的 20%,同时约占美国国债发行量的 80%。
报告称,对短期债务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可能会加大要求央行维持低利率的政治压力,进而可能威胁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责任编辑:郭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