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环比暴涨10倍 储能系统订单激增

2025年09月25日,15时18分18秒 机构观点 阅读 2 views 次

储能热度仍在持续飙升,企业订单暴涨。

9月23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其统计的8月储能系统中标规模17.7 GW/45.7 GWh(含集采/招采),同比增长237.1%/691.4%,环比增长762%/1005.4%。

这创下了储能系统月度中标规模历史新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解释称,这主要源于中国能建2025年度25 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采项目以及内蒙古多个GWh级的招采项目的中标。

GW是功率单位,指储能系统瞬间输出或输入电能的能力;GWh为能量单位,衡量储能系统可储存或释放的总电能。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姚祎对界面新闻表示,大项目招标集采会在某个月内产生“倍数级”的订单增长,但8月储能订单主要也受到地区政策的推动。

以内蒙古为例,姚祎称,此地在2024年累计装机已经达到1032万千瓦,成为全国首个新型储能跨入“千万千瓦级”的省区,今年上半年0.35元/kWh放电量的补偿政策则进一步释放了大量项目,当地储能中标市场表现出极高的活跃度。

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已发放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量补偿费用超过2亿元,促成了区域内集中招采的爆发。此外,新疆等地近期出台的支持性政策也推动了当地GWh级中标规模的增长。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指出,无论是储能系统还是EPC中标规模,内蒙古均高居各省榜首,同时也创今年以来中标规模新高。其中,储能系统中标规模15.3 GWh,占比80.1%;EPC中标规模6.4 GWh,占比29%。

新疆储能系统和EPC中标规模均居第二位。其中,储能系统中标规模1.3 GWh;EPC中标规模3.3 GWh,新能源配储占比39.4%。

今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建设的通知》,对纳入自治区储能规划的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投产后向公网的放电量,按照一年一定、一定10年的原则实施补偿,且了建立“放电量补偿+现货价差”双维收益模式。

今年7月,新疆发布的《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允许独立储能通过调峰、调频等服务获得收益,按2024年新疆电力辅助服务收益估算,市场规模可观;8月1日起,新疆将独立储能企业由只能参与“月度双边交易”转变为“双边协商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和“滚动撮合交易”,交易方式更加灵活。

姚祎同时指出,国内市场像8月这种爆发式增长并不是天然可持续的。

“如果想保持这种增长节奏,需要把这种阶段性的订单转化为持续的、可预期的市场需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政策。比如,是否可以通过容量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储能是否可以通过参与不同市场获得多重收入、虚拟电厂是否可以通过聚合储能等资源提升市场参与效率等。”姚祎称。

从价格上看,当前储能行业呈现“均价回升但低价项目频现”的分化现象。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储能系统端中标均价价格环比有所回升,中标均价走势与去年相比降幅趋缓。

其中,2h储能系统均价575.8元/kWh,同比下滑4.27%,环比上涨22.2%,价格区间为460-814.5元/kWh;4h储能系统均价462.4元/kWh,同比下滑27%,环比增长12%,价格区间为389.1-660元/kWh。

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材料端碳酸锂价格在8月份有所回升,创2025年以来均价新高。

单月环比暴涨10倍 储能系统订单激增

2024.1-2025.8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不含集采/框采、用户侧,单位:元/kWh)

但当前市场仍出现几个价格较低的项目。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月初,中能建25 G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集采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4h储能系统平均入围报价419元/kWh,最低报价370元/kWh,刷新行业新低。随后,内蒙古相继发布了多个GWh级相继开标和发布中标结果,普遍低于当月均价水平,从中标结果来看,仅有两个项目的中标价格高于8月中标均价水平。

在姚祎看来,尽管政府已经开始出手整治“内卷性”竞争,但个别企业可能还是会为了抢单而采取低价策略

“这反映了当前一个重要态势:大规模订单的出现及技术多样化,显现出新型储能产业正在向规模化发展,但储能的市场化机制仍不健全,不同区域及不同项目之间存在明显分化。”姚祎称。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下称《行动方案》),涉及总体目标、应用场景、利用水平、创新融合、标准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为新型储能的市场热度再添一把火。

在总体目标中,《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三年内全国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180 GW)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姚祎对界面新闻表示,在中央强烈信号、地方补贴刺激、应用场景拓展的综合背景下,今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还将进一步增长,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相关文件发布,高标准要求配置较高比例储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推进,把发电、输配、用电和储能作为整体优化对象,也会持续拉动对储能的需求。

除了国内市场外,国外储能订单量也在飙升。

一储能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称,海外市场爆发,预计其所在公司明年产能可能不够用。该公司海外订单主要集中在欧洲、澳洲、美国等地。

目前在储能电芯领域,已出现缺芯情况。

高工锂电统计显示,宁德时代(300750.SZ)在手储能订单已超过48GWh,排期延至2026年一季度;海辰储能自今年3月起全面满产,订单排到9-10月;亿纬锂能(300014.SZ)、瑞浦兰钧(00666.HK)、远景动力同样高负荷运转。楚能新能源今年1-5月订单量已超40GWh,超过去年全年。

反映到资本市场,储能龙头企业股价近日屡创历史新高。

截至9月25日上午收盘,宁德时代上涨近4.98%,报398.86元/股,总市值飙升至1.82万亿,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阳光电源(300274.SZ)上涨近3.45%,报159.52元/股,总市值约3307亿元;海博思创(688411.SH)上涨5.17%,报282.88元/股,总市值约509亿元。

单月环比暴涨10倍 储能系统订单激增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