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5年期维持3.5%不变 业内: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2025年09月22日,13时21分27秒 机构观点 阅读 4 views 次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新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东方金诚王青团队分析认为,9月以来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9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动。

往后看,该团队认为,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有一定下调空间。

近年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走势

LPR5年期维持3.5%不变 业内:报价仍有下调空间

利率调控机制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关系

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此前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未出现调整,王青团队分析认为,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近期包括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点的背景下,报价行也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由此,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王青团队认为,进入三季度以来,受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有所波动,但考虑到年初以来财政政策持续加力,5月央行实施降息降准,加之当前出口保持正增长,三季度宏观政策仍处于观察期。这是近期LPR报价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

当前,7天期逆回购利率已实质性成为货币政策利率,其他利率调整以此为锚。

业内专家表示,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

9月19日,人民银行披露,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14天期逆回购操作由数量招标转向利率招标,体现出该品种利率进一步市场化。业内专家认为,这体现出除7天期逆回购利率以外,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不再承担政策利率功能,而是逐步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关系。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重点,业内专家表示,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结构转型加快,居民杠杆率较高,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放缓。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

我国宽货币实施环境边际改善

往后看,王青团队分析,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上年同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高基数效应,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预计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仍有下调空间。值得注意的是,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意味着外部因素对国内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掣肘进一步减弱。

王青团队预计,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下调。这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激发内生性融资需求,是四季度促消费扩投资、有效对冲外需放缓的一个重要发力点。现阶段物价水平偏低,货币政策在包括降息在内的适度宽松方向上有较充足的空间,无需过早过度担忧高通胀问题。

另外,接下来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王青团队预计,四季度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这是现阶段缓解居民实际房贷利率偏高问题、激发购房需求、扭转楼市预期的关键一招。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赵诣分析认为,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我国实施宽货币政策的环境边际改善,当月逆回购利率和LPR报价均保持稳健。往后看,从必要性来讲,三季度以来信贷持续偏弱,地产销售再度磨底,通过降息来压降融资成本的必要性仍然较高;从可行性来看,商业银行息差压力较大,未来通过逆回购利率引导LPR报价调降,或需存款利率先行走低。

赵诣进一步分析,三季度以来股市情绪较好,降息等宽货币工具或有必要关注对市场情绪的合理引导。随着明年地方债限额的提前下达,需关注年末政府债供给压力是否会增加,若财政端的增量对流动性市场形成明显扰动,不排除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跟进实施的可能性。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