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制造业做Agent开发平台,这家公司年收入增长500%|“抓住下一个Z一鸣”速访

2025年09月22日,10时25分49秒 科技新知 阅读 4 views 次

给制造业做Agent开发平台,这家公司年收入增长500%|“抓住下一个Z一鸣”速访

在 AI 技术浪潮中,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从来不是“技术有多酷”,而是“能不能真省钱、真赚钱”。语核科技这家由“00后技术极客 + SaaS 老兵”共同创立的 Agent Native 公司,正在用“数字员工按结果付费”的模式,为企业提供可量化价值的AI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短短一年时间,语核科技营收增速超过 500%,客户覆盖中远海运重工、唯捷创芯等制造业龙头,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对话语核科技创始人翟星吉,聊聊他眼中的 Agent 创业真相。

智客ZhiKer:你经常说“要么帮用户赚钱,要么帮用户省钱”。你们的AI Agent 是怎么帮用户赚钱和省钱的?

翟星吉:我们的逻辑很简单,客户不是为了买一个工具,而是为了买结果。

比如降本场景,原本需要 8 个人干的活,用 Agent 只需要 2 个人,节省下来的成本我们跟客户分成;增收场景也是一样,通过 Agent 提高了销售转化率,新增的营收也按比例分成。客户花的钱,永远和实际创造的价值挂钩。

智客ZhiKer:为什么从 SaaS 转到做 Agent?

翟星吉:我之前在帆软做过五年,完整经历了 SaaS 从高峰到低谷。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卖工具很难直接量化 ROI,经常需要“画大饼”来说服老板,但企业买单的难度大,落地成本也高。

于是我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让客户不用被动“相信”未来的价值,而是直接看到 ROI?这就是后来我们提出的 RaaS(Result as a Service)理念。

智客ZhiKer:你们最早不是做 C 端产品吗?

翟星吉:是的。最早我们做过一个面向大学生的桌面助手 CopyAsk,短期吸引了十万用户,但很快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价格太敏感,根本不是适合初创公司的客户,这算是我们交的一笔昂贵学费。

后来我们反思,生产力工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企业才是更好的对象。

智客ZhiKer:为什么选择制造业,很多人认为制造业很难做 Agent。

翟星吉:这就是所谓的“反共识”。我们调研了上百家企业,发现制造业有五个理由特别适合:

国家战略支柱,客户实力强;数字化程度其实很高,比如小米汽车特斯拉的无人工厂;降本增效的需求迫切,预算也充足;转型压力大,想让员工干更有价值的事;行业知识壁垒高,护城河也深。

智客ZhiKer:你们的产品 Langtum 平台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翟星吉:它是一个企业级 Agent 开发平台,包含三层:模型层管理和微调模型;数据层做格式转化、清洗、要素提取;应用层通过低代码快速搭建业务流程。核心优势在于解析复杂文档和结构化提取,准确率能做到 90% 以上,这对制造业至关重要。

智客ZhiKer:能具体说说你们的 Agent 是怎么落地的吗?

翟星吉:我们的平台能让 Agent 自动处理复杂文档、订单和数据,准确率能做到 90% 以上。

举几个例子:中远海运重工:我们帮他们做售前报价 Agent,以前一周才能完成的报价,现在半小时就搞定,准确率还更高。某留学教育机构:我们做销售转化 Agent,把转化率从 5% 提高到 7%,营收提升了 20%。某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单据处理 Agent,自动解析复杂订单和合同,既省人力又减少出错。

智客ZhiKer:你们的Agent准确率达到90%以上,怎么做到的?

翟星吉:我们的团队由技术专家带领,联合清华、上交、帝国理工等研究人员,专门优化Agent架构。他们自研多模态、高准确率内容解析技术,能够适配多种模态,并通过结构化内容提取能力和独创的Workflow组件,确保Agent的高准确率。

智客ZhiKer:你们还特别强调“不接大单”,这是为什么?

翟星吉:三五百万的大单往往意味着大量定制化,最后产品价值被稀释,变成“人力服务”。我们只接 30-50 万的项目,这样 ROI 清晰、场景干净、交付快,还能沉淀出可复制的方案。

智客ZhiKer:ToB 创业,你觉得最大挑战是什么?

翟星吉:不是技术战,而是认知战。

我们卖的不是工具,而是能上岗、能背 KPI 的“数字员工”,客户不用被动相信未来价值,而是马上就能算清楚,这个人能帮我多赚 100 块,我分他 10 块。

智客ZhiKer:你们的团队看上去挺年轻?

翟星吉:平均年龄 24 岁,我叫他们“特种兵”。我们看重极客精神、理想主义和自驱力。年轻人创造力强,也更敢于挑战传统。这和 Agent 这个新领域的气质很契合。

智客ZhiKer:接下来,你们的重点是什么?

翟星吉:三件事:产品:孵化三个垂直领域的数字员工;营销:把 ROI 清晰的案例做成标杆;品牌:成为全国 top 级的 Agent 产品公司。

同时我们会出海,重点在日韩和东南亚,目标是海外营收占比 10%-20%。

智客ZhiKer: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你希望语核科技代表什么?

翟星吉:我们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两位博士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既能算清 ROI,也敢为了更大的愿景放弃短期诱惑。

在访谈中,翟星吉一直反复强调“ROI 拍在桌上”。这句话既是语核科技的商业逻辑,也是他作为创业者的底层信念——技术不是目的,价值才是。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语核科技选择了一条“现实的理想主义”之路:既脚踏实地,算清每一笔 ROI;又敢于仰望星空,去挑战“反共识”的机会。

或许,这正是新一代 AI 创业者突围的密码。(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郭虹妘,编辑|陶天宇)

(来源:钛媒体)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