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2025年09月19日,09时06分00秒 港股动态 阅读 3 views 次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日期:2025年9月19日 上午8:12作者:活報告 編輯:Danna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於2025年9月17日在立法會發表了他任内的第四份《施政報告》,主題為"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這份報告旨在為香港"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提供路線圖,並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其中《施政報告》的第六章第一節-國際金融中心顯示,香港股票市場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重回全球第三。整體較三年前上升一位,反映製度優勢與市場活力的雙重提升。

具體表現為,恒生指數年初至今升逾兩成,日均成交額接近2500億港元(同比翻倍),新股集資額至8月底累計超1300億港元,按年增長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政策層面的舉措包括:

1)通過「科企專線」吸引内地科技企業來港融資;

2)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

3)探索縮短股票結算週期至T+1

4)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

5)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

6)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來源:《施政報告》

一、什麽是科企專線

「科企專線」是香港交易所(HKEX)與香港證監會(SFC)在2025年5月聯合推出的一項專門服務,旨在為特專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更順暢、更友好的上市咨詢與申請通道,以吸引更多創新企業赴港上市,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二、優化同股不同權的可能性

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機製及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政府消息人士預計,將於今年底前推出咨詢文件,當中包含放寬主板上市門檻。

香港的「同股不同權」製度主要在吸引優質創新企業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之間尋求平衡。它為公司創始人提供了保持控製權的空間,同時也通過一繫列措施(如日落條款、重要議案一股一票)來防範潛在風險。

根據同股不同權的現有核心規定,猜測有可能優化的方向如下: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筆者猜測,同股不同權的優化或許能促進同股不同權的中概股加速回歸,包括:

降低回歸門檻,使更多目前暫未達到極高市值或收益標準,但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中概股能夠達標。

減少合規成本與阻力,降低那些在美上市時已採用更高投票權比例(如1股20票)的中概股為適應香港規則而調整架構的難度和成本,使其更易回歸。

三、探索縮短股票結算週期至T+1的意義

香港股市目前實行的是T+2 交收及結算週期,這意味著,當你買賣港股後,相關的證券和款項會在交易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完成交收。

香港特區政府在2025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了探索縮短股票結算週期至T+1的舉措,目的是為了提升市場效率、降低風險,並與國際主要市場(如美國、印度等已實行T+1的市場)接軌,以保持香港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四、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的目的

香港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是其近年來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一項重要戰略,這背後有著多重目的和深遠意義,包括但不限於:

1)吸引世界投資者重新配置資產,匯聚全球資本;

2)進一步增加新股集資額,提升市場交易活躍度;

3)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的繁榮和穩定;

4)增強香港市場應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等等。

五、中概股回歸路徑及對香港市場的意義

香港積極協助中概股將其作為回歸的首選地,這既是應對復雜國際金融環境的戰略選擇,也關乎其長遠發展。目前香港為中概股回歸提供了多種途徑,以適應不同企業的需求和特點。

香港主板上市門檻有望放寬?《施政報告》涉及中概股回歸、同股不同權等話題!
來源:LiveReport大數據

中概股回歸對香港市場的意義

1)提升市場活力與規模,中概股回歸將為香港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高盛曾預估,有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總市值超1.4萬億港元;瑞銀預計,若中概股回流,將為港股日均成交額增加190億港元。

2)優化市場結構,更多優質科技及新經濟企業的入駐,有助於優化港股市場的產業結構,進一步提升市場的成長性和吸引力。

3)增強資金吸納能力,中概股回歸吸引全球資本關注香港,2025年以來港元兌美元匯率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反映出資金湧入的態勢。

六、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股票入通

香港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股票通」(别稱「港股通」)南向交易,是一項聯通兩地、利及多方的戰略舉措。它不僅為内地投資者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也為香港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活力,更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目前内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雖然資金結算最終以人民幣進行,但報價和成交以港幣計價,中間涉及換匯環節,會產生一定的匯兌成本(通常約為0.2%-0.3%)。直接使用人民幣交易可避免這部分成本,並減少因匯率波動帶來的投資收益不確定性

此外,南向資金已成為港股市場的重要力量,允許内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有望吸引更多内地人民幣資金流入港股,提升市場的整體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這對港股市場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來源:活報告公眾號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11小時前
中國移動出手!這家港股公司股價飙漲68.5%
11小時前
【百強透視】業績改善!美聯儲降息+政策松綁,創新藥接著漲?
12小時前
氫能概念「拔地而起」,這家公司一度漲超100%!
12小時前
【IPO前哨】獲麗珠醫藥入股,新元素藥業攜「痛風藥」衝刺港股
13小時前
美聯儲降息落地,全球資產價格何去何從?
13小時前
綠色引領可持續未來 2025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行動大會9月盛大啓幕
15小時前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回調,教育股領跌,氫能概念股異軍突起
15小時前
【大行報告】富達國際:聯儲局議息結果對亞洲各央行的影響
16小時前
【A股收評】指數尾盤驚現跳水,AI軍團表現出眾!
16小時前
折價配售募資15.55億港元,股價走高!微盟被另眼相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