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仍可加码

2025年09月17日,08时23分0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九部门发文扩大服务消费,稳增长的财政政策仍可加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8月,我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强劲动力,但内需略低于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从8月单月来看,8月宏观经济延续了7月的边际下行走势,生产端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需求端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金额,从当月同比增速来看都出现了边际走弱。

“当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仍未能稳固形成,新旧动能仍在持续转换过程中,特别是居民部门去杠杆对于经济循环的终端形成了一定压制,宏观经济增长依然较为依赖政策的托举和外需的拉动。随着去年‘924’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的释放,今年三季度再次出现了经济边际放缓的压力。”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张林看来,需求的边际放缓可能进一步制约生产的扩张,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将有所下调,从而放大了三季度增量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

对此,商务部等九部门9月16日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促进消费进一步增长。

服务消费政策加码

今年以来,支持服务消费发展的举措持续加码。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应作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

商务部此前发布《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在全国建立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梯度开放体系。

“目前,商务部正持续跟踪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实施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及时解决清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问题,持续做好负面清单实施工作。”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此次九部委发文显示,要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同时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经济增速如期出现下行压力,伴随着投资增速放缓与金融资源聚焦,我们正在迎来政策风格从物到人,看点从‘大而全’实物投资到体验类服务消费的转变。不宜低估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服务消费供给侧的影响,在AI+服务消费、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消费、消费者保障、财政金融支持等维度上,消费政策着力点及其成效的转变还刚刚开始。”东方证券分析师陈至奕在9月经济展望时对本报记者表示。

财政政策依然有空间

从外需来看,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我国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

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1—8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虽然相较前值走低了2.8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到较高的出口基数,出口规模的增长依然较高。我国出口当前正在经历明显的出口国别调整,对美出口下行的缺口由东盟和欧盟在填补,东盟的制造业水平在2019年以来得到了较大提升,对于我国的装备类、机电类产品的出口形成了补充和支撑。所以短期来看我国出口的韧性可能要超出预期。”张林表示。

不过,他也提醒,出口领域依然将面临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美国经济如果走弱一般会带来东盟和欧盟经济同步走弱,对等关税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仍会滞后显现,这对于四季度的出口增长仍然是不利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GDP统计中的净出口主要对应于出口顺差而不是出口总额,东盟国家的价格支付能力是不及美国的,比如当前我国汽车、电气机械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依然偏低,这意味着同样的出口数量带来的顺差金额可能是偏低的,总体来看,如果下半年进口没有显著收缩,下半年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难以维持在30%以上。

“当前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托底与结构性亮点,但内外需疲弱、企业盈利预期偏低与资金约束仍是核心挑战,后续经济能否企稳修复,需观察政策落地力度与市场信心修复的程度。展望年内,短期经济运行仍将在边际趋弱与政策支持的交替中。在消费端、投资端可能继续弱势,但若补贴或项目开工能加快,有可能在年底看到一定回弹。四季度是关键窗口期,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专项债、地方政府的项目落地、消费刺激政策等,是否能够集中发力,将决定全年能否稳住增速。”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程强对此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