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彭森:以高水平市场化改革破局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新华财经北京9月14日电(王菁)金秋聚首话改革,砥砺奋进新征程。9月1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改革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共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会议期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彭森发表致辞演讲,系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强调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宗旨,呼吁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彭森指出,宏观政策只能缓解短期压力,真正破解深层次矛盾仍需依靠制度型开放和市场化改革。要素配置市场化、新质生产力培育、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等,是未来五到十年需要完成的硬任务。
结合多领域发展脉络,彭森总结出多条改革基本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前提和先导。没有持续的思想突破,就难以实现改革的纵深推进。”彭森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为新时代改革指明了思想路径。
第二,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成败最终要以是否推动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彭森认为,当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既关乎技术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更离不开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第三,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改革的主线。近年来,中央多次发文明确深化市场改革,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在彭森看来,这进一步凸显了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第四,坚持走渐进式改革之路。彭森提及,我国体量大、国情复杂,任何改革都难以一蹴而就。通过鼓励地方开展差别化探索、综合授权试点等方式,可为全国层面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第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一切改革若不能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失去了根本意义。激发群众创造力、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改革始终不变的宗旨。”彭森称。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国发展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革,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国内也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攻坚阶段。
彭森呼吁,“改革战线的同志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决心和魄力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改革、公平竞争制度完善等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续而坚实的制度动力。”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