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屡陷传言,背后郑家纯家族财富三年跌了400亿

2025年09月13日,19时00分51秒 国内动态 阅读 4 views 次

(来源:雷达Finance)

新世界屡陷传言,背后郑家纯家族财富三年跌了400亿

雷达财经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巨额负债压顶的新世界发展,谣言不断。

9月1日,新世界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获悉部分媒体报道揣测其控股股东与其他第三方投资者将进一步向公司注入资金(“传言”)。

对此,新世界发展澄清称,除公司作为日常融资活动之一部分,正就一项由DeutscheBankAG (德意志银行)牵头的贷款融资安排进行磋商外,公司并未收到传言中所指的任何注资方案。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是新世界发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发布澄清公告。此前在8月7日下午,新世界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获悉部分媒体报道揣测其控股股东及黑石集团可能对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

新世界发展对此澄清称,尚未有任何人士(包括本公司控股股东及黑石集团)就收购公司股份的要约与公司接触。

频繁卷入谣言的新世界发展,近年来出现大额亏损。与此同时,新世界发展还面临巨额负债压顶。

截至2024年底,新世界发展的总借贷及其他计息负债已超过1510亿港元,其中短期借款超过320亿港元;净负债率达到57.5%。同期,新世界发展持有的现金及银行存款约218亿港元,难以覆盖短期借款。

在巅峰时期,新世界发展的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港元,而公司如今的最新市值仅剩215.68亿港元,较高点大幅缩水。

《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2023年以来,新世界发展背后的郑家纯家族财富不断缩水。今年,郑家纯家族的财富较2022年已下跌400亿元。

新世界屡陷传言,背后郑家纯家族财富三年跌了400亿

郑氏家族靠金店起家,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

在香港这座璀璨夺目的商业之城中,郑氏家族是一个颇为耀眼的存在。

作为当地有头有脸的豪门,郑氏家族被外界誉为中国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与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胜家族齐名。

据了解,目前郑氏家族的商业版图覆盖房地产、珠宝、酒店、基建、投资等诸多领域。同时,郑氏家族旗下共有四家港股上市企业,他们分别是周大福、新世界发展、新世界百货中国、周大福创建。

截至9月12日收盘,前述四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别为1578.39亿港元、215.68亿港元、5.65亿港元、312.81亿港元,合计总市值超2112亿港元。

追溯郑氏家族的财富故事,其源头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1929年,周大福创始人周至元在广州洪德路开设首家周大福金行,为郑氏家族日后的财富传奇奠定了基石。

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躲避战乱的原因,周大福金行由广州迁往澳门。随后,郑裕彤辍学到澳门周大福珠宝金行工作,并于1943年娶了“老板”周志元的女儿。

通过自己的努力,郑裕彤逐步获得了岳父的认可,最终从周至元手中继承了周大福。在郑裕彤的带领下,周大福成功在珠宝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有了珠宝行业的成功经历,郑裕彤后续将目光投向了潜力无限的地产行业。上世纪50年代,郑裕彤开始涉足地产行业,并亲手打造了香港跑马地的蓝塘别墅和铜锣湾的香港大厦等经典项目。

1970年,郑裕彤更是联手多位商界巨擘成立了新世界发展集团,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

此后,郑氏家族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张,逐渐辐射至酒店、传媒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商业布局。在郑裕彤的精心经营下,郑氏家族的财富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增长,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

然而,再辉煌的传奇,也终有落幕的时刻。2016年月29日,这位带领周大福和新世界发展走过数十年风雨的香港巨富因病逝世,享年91岁。

郑裕彤离世后,郑氏家族的传承与辉煌,在第二代掌门人郑家纯的引领下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作为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不仅继承了郑氏家族的商业智慧,更以卓越的学术背景为新世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早年曾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深造,荣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随后于1972年出任新世界发展董事。

1989年,郑家纯出任新世界发展董事总经理。在郑家纯的精心管理运作下,新世界发展不断壮大。

2002年至2003年间,郑家纯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将新世界集团旗下的太平洋港口有限公司、新世界创建及新世界基建的基建业务重组成为如今的周大福创建,进一步壮大了郑氏家族的实力。

雷达财经从新世界发展官网获悉,目前,郑家纯在新世界发展担任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

新世界屡陷传言,背后郑家纯家族财富三年跌了400亿

第三代郑志刚任上新世界发展负债激增,已辞去全部职务

如今已年近80岁的郑家纯,曾试图培养家族第三代郑志刚作为接班人。

公开资料显示,郑志刚于1979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早年曾在哈佛大学修习东亚文学,后又前往日本研究文化艺术。

在海外完成深造后,郑志刚并未立即投身家族事业,而是选择了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历练自己。

他先是加入高盛,负责客户上市项目,随后转战瑞士银行,投身于投行业务的广阔天地。这段经历给他积累了宝贵的投资与管理经验,也为他日后在家族企业中的任职奠定了基础。

2006年,在外“漂泊”的郑志刚选择回归家族企业,并在此后成功助推新世界百货中国登陆港交所。

2007年,郑志刚获委任为新世界发展的执行董事。此后,郑志刚在公司的角色经历了多次转变,陆续解锁了联席总经理、执行副主席兼联席总经理、行政总裁等title。

据新世界发展披露的资料显示,郑志刚曾负责集团的业务及财务策略、营运及管理,例如策略性方向、物业发展、产品开发及创新、创意及科技发展、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

他还曾主导带领公司包括傲泷、柏傲庄及柏蔚森等规模庞大的住宅项目,及包括香港尖沙咀Victoria Dockside以及香港国际机场航太城11 SKIES等综合项目。

2008年,郑志刚创立结合博物馆与零售、艺术与商业概念的K11品牌,涉足范畴包括零售、酒店、办公室及非牟利艺术文化基金等,先后在香港、上海、北京、天津等多地开设K11购物艺术中心。

2017年,父亲郑家纯中风后,郑志刚被提拔为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

同年,郑志刚又与伍长宁、郑彦斌联合成立C资本,把目光聚焦在了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消费品牌,投资了包括Casetify、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商汤科技等在内的众多明星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郑志刚担任总经理后,新世界发展开启了加杠杆之旅。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新世界发展的总负债为2161.12亿港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总负债已飙至3479.92亿港元。据此计算,在此期间,公司总负债增长了1318.8亿港元,增幅达61.02%。

随着地产行业持续下行,身背巨债的新世界发展日子愈发不好过。2022财年(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和2023财年(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公司的净利润指标连续下滑。

2024年3月,新世界发展披露2023年下半年业绩,公司罕见巨亏57.72亿港元。

同年9月,新世界发展突发公告,郑志刚辞任行政总裁,调任非执行董事及非执行副主席,且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辖下执行委员会成员以及公司董事会辖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及成员。

公告显示,郑志刚此番提出辞任的理由是为了投放更多时间于公共服务及其他个人事务。

公告还提到,郑志刚已确认与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亦无与其辞任本公司行政总裁有关的事项需要知会公司的股东及港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被外界视为最有可能成为香港豪门郑氏家族接班人的郑志刚,此番辞任担子卸得颇为“彻底”。

雷达财经注意到,辞任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职务的同日,郑志刚还辞去了港股上市公司周大福执行董事、周大福创建非执行董事以及新世界百货中国非执行董事及主席等职务。

同日,新世界发展披露2023/2024(2023年7月-2024年6月)全年业绩公告,公司年度亏损约171.26亿港元。此次亏损是新世界发展20年来的首次亏损,而上一财年公司的年度溢利为35.01亿港元。

面对困境,新世界发展的管理层在业绩会上坦诚地分析了亏损原因:上半财年,新世界发展出售了新创建,从而导致了80亿港元非盈利亏损;至于剩余的92亿港元亏损是非现金减值和拨备。

郑志刚还强调,“大家不要误会我们亏了200亿港元现金,因为留意到市面上有很多人在混淆视听”,如果计算核心经营利润,新世界发展有近69亿港元的盈利。”

财务总监刘富强还补充称,公司核心利润下跌的原因,主要是2024年财年物业项目交楼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减少,特别是去年同期有柏傲庄一二期的交楼。

郑家纯辞职后,马绍祥接棒出任新世界发展的行政总裁。马绍祥的履历十分闪耀:2022年7月,马绍祥被委任为新世界发展的执行董事;2024年1月,其又出任公司首席营运总监一职。

在加入新世界发展之前,马绍祥曾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2014年1月,马绍祥加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出任发展局副局长,后于2017年2月获委任为发展局局长,并担任此职位至2017年6月任期结束。

2018年2月至6月期间,马绍祥曾短暂担任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署理行政总裁。2022年,马绍祥还曾出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对于自己的辞职决定,郑志刚表示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人生应该不断学习,尽自己所长。我决定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投放更多时间在社会公益上,为香港与祖国发挥更大的贡献。”

对于郑志刚所做出的决定,其父郑家纯则表示,感谢儿子郑志刚多年来在集团业务上的不懈努力,为公司筹谋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他还表示,尊重儿子投放更多时间于公共服务。

新世界发展的境况,并未随着郑志刚的离职而好转。据新世界发展披露的2024/2025中期业绩公告,2024年下半年,公司净亏损达57.01亿港元。

5月30日,新世界发展披露,旗下子公司发行的四只永续证券将递延分派,涉及金额达34亿美元。这是新世界发展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债务违约,消息迅速震动资本市场。

6月30日,新世界发展再发公告,郑志刚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非执行副主席职务。

9月4日,据媒体报道,援引公司注册处资料,新世界发展前副主席郑志刚于6月30日辞去家族旗下、私人控股的周大福企业董事一职。

此前,他于去年11月先后卸任K11 Group及K11 Concepts董事,其妻郑余雅颕也已退出周大福教育。至此,郑志刚夫妇已完全退出郑氏家族旗下所有公司职务。

新世界屡陷传言,背后郑家纯家族财富三年跌了400亿

第三代其他成员走到台前,家族财富连续三年缩水

值得玩味的是,在2024年9月郑志刚辞任消息正式公布前,有关郑志刚辞任行政总裁的消息就已在业内流传。

彼时,郑志刚弟弟、郑家纯次子郑志明在周大福创建业绩会上曾回应此事,“该问题较敏感,24小时后所有事情就会水落石出。”

郑志明还表示,父亲郑家纯绝对公正,对事不对人,自己如果做得不好,也会被换掉。

有分析认为,郑志刚辞去行政总裁职务,一定程度上与其任上新世界发展负债高企,业绩大跌有一定关系。虽然也有大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把责任全部归咎于郑志刚,但毕竟发生在其任上。

在二级市场方面,2024年年初至郑志刚辞去行政总裁职务之时,新世界发展的股价跌幅已超三成。

而郑志刚于2024年9月辞去家族企业多个要职,其实在此之前,并非毫无征兆。

2023年11月,在接受周大福旗下电视台《HOY TV》访问时,郑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郑志刚的父亲郑家纯曾就家族企业传承的话题直言,“未必一定需要接班人”,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可以对外招聘。

在郑家纯看来,家族的传承不局限于生意,还关乎文化和理念,“有人说富不过三代,理由很简单,有的接班人德行不好,只照顾自己一房的利益。如果没有接班人,而由股东会来决定,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家族的股东是不会变的,人数、持股比例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接班人德行不好而影响到下一代。”

郑家纯认为,公司生意范围比较广,各行各业都有涉及,需要很多人才负责管理,因此家族成员可以负责个别范畴的生意。如果没有合适的家族成员,可以向外招聘,他的去留让股东会决定。

伴随着郑志刚逐渐远离家族企业权力中心,郑氏家族第三代成员的角色调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2023年12月18日,郑家纯的二子郑志明被任命为周大福创建的联席行政总裁。

2024年8月末,郑氏家族旗下家族办公室周大福企业迎来重大调整,宣布成立行政总裁办公室,将CEO职务一分为三。

其中,郑家纯最小的儿子郑志亮出任周大福企业联席行政总裁兼北亚洲主管;郑裕彤外孙女婿曾安业出任周大福企业联席行政总裁兼美洲、欧洲及澳洲主管;非郑氏家族成员何智恒出任联席行政总裁并主管企业运营。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周大福珠宝董事会改组,由郑家纯长女郑志雯、侄儿郑志恒同任董事会副主席。此外,郑志雯还在新世界发展担任执行董事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界发展负债压顶、人事调整又颇为频繁的郑氏家族,近年来财富有所缩水。回溯2022年,郑家纯家族凭借1550亿元的财富荣耀登榜《胡润全球富豪榜》TOP 60之列。

2023年,郑家纯家族财富下滑至1300亿元,排名下滑至85位。2024年,郑氏家族的财富已减少至1200亿元,排名下滑至107位。

而到了2025年,郑家纯家族在《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的财富已缩水至1150亿元,排名下滑至137位。

财富不断缩水的郑氏家族,后续能否扭转颓势续写家族辉煌篇章?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