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通过港股聆讯,估值直指千亿 | 量子位
奇瑞汽车通过港股聆讯,估值直指千亿
港股今年最大的汽车IPO
港股今年最大的汽车IPO来了!
造车28年,安徽芜湖汽车大佬——奇瑞汽车,成功通过聆讯,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本次上市,奇瑞计划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募资15~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7~143亿元。
同时,奇瑞的内部经营细节、关于募资的去向,也就此开始展露于大众视野中。
奇瑞汽车的核心财务指标
聆讯不久前,奇瑞的好消息已有预兆。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
奇瑞紧接着更新了招股书,新的核心指标也随之浮出水面。
首先是销量,奇瑞在2024年销售260.4万辆车,同比增长38.4%,创历史新高,是国内销量规模第二大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同时,2024年的海外销量达到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占全年总销量约44%。自2003年起,奇瑞已连续2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出口第一。
而在不久前的8月销量快报中,奇瑞在1-8月累计销售172.73万辆车,同比增长14.5%。

营收层面,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奇瑞汽车的营业收入为926.2亿元、1632.05亿元,以及269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0.7%,增长主要来自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销量双双提升。
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收入为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5%,奇瑞解释,主要由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带动。
2022年~2024年,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收入,分别为122.53亿元、79.12亿元和589.31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为186.65亿元,同比增长306.11%,。
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从2022年的13.2%,提高到了今年一季度的27.4%。

利润层面,过去三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的毛利为128.05亿元、260.9亿元、363.08亿元和84.57亿元。
对应奇瑞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3.8%、16%、13.5%及12.4%。

同期,奇瑞汽车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143.34亿元,以及47.26亿元。
过去三年的利润增长,来自销量增长,以及产品组合进行了优化。而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明显增长90.9%,则是由于在这个基础上,还计入了其他收入及收益。

在支出上,奇瑞对于研发的投入明显不断加码。
2022年~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36.46亿元、66.64亿元、92.43亿元;今年一季度,奇瑞又为研发投入了22.72亿元,同比增长2.2%。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奇瑞在安徽芜湖、合肥,以及上海建立了3个研发中心,并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和马来西亚建有5个海外研发中心,全球研发人员总数超过14,400名。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奇瑞的现金及等价物为374.98亿元。
以另外两家自主品牌——吉利和长城的财务指标作为对照参考:

销量也好,财务指标也好,奇瑞的整体水平,在头部的汽车自主车企中都很能打。
参考吉利、长城后,对于奇瑞仍未披露的估值,外界普遍认为大约是1000~1200亿元,也有乐观看法,认为会达到1200~1500亿元。
据招股书披露,奇瑞计划募资15~20亿美元,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这些募集到的资金去向,奇瑞也做好了规划,除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外,还有:
- 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
- 下一代汽车和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 拓展海外市场并执行全球化策略;
- 提升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
奇瑞是靠什么撑起千亿估值的呢?
奇瑞汽车有什么底气?
招股书显示,奇瑞的产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乘用车业务,一部分则是出售汽车组件和零部件,例如发动机、变速箱等等。
毫无疑问,乘用车是奇瑞的核心,收入也占到奇瑞总营收的90%以上。
奇瑞面向大众市场和中高端市场,规划出了五大汽车品牌,分别是:
- 主品牌奇瑞
- 联手华为打造的智界
- 越野品牌捷途
- 高端品牌星途
- 面向年轻用户的iCAR
其中,奇瑞主打大众和家庭用户,主要包括瑞虎、艾瑞泽及风云,以及针对海外市场的OMODA及JAECOO等产品。
招股书显示,奇瑞品牌是中国最早突破百万辆销量的自主乘用车,其品牌定价在5.8万-22.99万之间。
瑞虎8、瑞虎7,都在2024年录得超过2万台的月均销量。

备受关注和讨论的智界,也是华为赋能的“第二界”,于2023年11月上市了首款产品纯电轿车智界S7,随后因为交付等问题,未能一炮而红。
但去年9月,智界第二款车型R7上市,开始带动起智界品牌的销量。
最近,智界又迎来了翻身一仗,与华为(来源:量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