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卖铲人,能否找到第二春?
文 |赶碳号科技
在光伏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光伏设备企业蜂拥而入。现在光伏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几乎所有的光伏设备企业都有了向半导体切入的计划和行动。光伏卖铲人的事业,能迎来第二春吗?
从广义上看,光伏也是半导体(下面所称的半导体均指狭义半导体)。这两个行业的科技含量、难度系数差异巨大。并且这两个行业对设备企业的要求完全也不一样:光伏要求成本领先、大批量生产;而半导体要求纯度高、精度高。但是,光伏和半导体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差不多,无外乎拉晶、切片、镀膜、氧化扩散、刻蚀等。如果真能切入半导体,光伏设备企业就又活过来了。
今天赶碳号一边盘光伏设备企业2025年中期业绩,一边深入挖掘他们未来在半导体领域的可能性。所谓降维打击,从半导体跨界光伏容易,自下而上跨界半导体,究竟行不行?
卖铲人开始亏钱了!
我们常常以为“卖铲子”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是,没有了“淘金客”,卖铲子的生意也难以持续。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集体亏损,光伏卖铲人的日子不可能独好。
(1)从刚刚发布的中报来看,光伏设备企业的业绩还不错:只有高测股份、罗博特科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设备龙头企业——捷佳伟创仍然维持了高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1%;归母净利润18.30亿元,同比增长49.26%,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捷佳伟创最近股票大涨的原因。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捷佳伟创业绩好的原因:一是收入确认延期;二是在行情好的时候,没有乱花钱、做过多的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投入。
数据来源:Wind;报告期:今年中报;单位:亿元
(2)从资产负债率指标上看,只有奥特维超过70%的警戒线。设备企业的日子可能不好过,但是并没有光伏主材企业一样的生存危机。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和高位套现的捷佳伟创一样,奥特维的高管也在减持。
(3)值得一提的是亏损企业高测股份。设备企业中,赶碳号对高测股份关注较少。但是市场关于高测股份的传闻不少,称其是硅片领域的“卷王”。
高测股份凭借着技术实力以及无可比拟的低价,把弘元绿能、京运通等挤出硅片设备市场。“卷”完切片设备,高测就开始卷自己的客户——做代工、代切片:2021年,高测股份启动了光伏大硅片及切割加工服务的产业化布局,公司目前总规划产能102GW,已全面落地产能规模63GW。
现在硅片产能过剩,高测股份绝对“功不可没”。只是昔日疯狂卷同行,现在自己股价跌了、业绩亏损了,也算是求锤得锤。
风险尚没有充分暴露
一些企业会经常披露在手订单情况。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设备企业还拿着昨日的订单来说事,肯定不够严谨和客观。
(1)合同负债往往更能说明问题:几乎所有的设备企业在今年2季度末的合同负债较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捷佳伟创、晶盛机电合同负债下降较多。
数据来源:Wind;单位:亿元;罗博特科收购的ficonTEC斩获新订单
(2)从中报来看,已经有一半的设备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
(3)光伏设备企业长期增长依赖新增订单,短期风险则聚焦于应收账款坏账及存货减值,这是最有可能会暴的雷。
HJT设备企业迈为股份的风险相对来说更为突出一些,其去年中报时应收账款及票据只有28亿,现在已经飙升至50亿元。行业至此,下游的HJT电池企业还能付得出钱来吗?
数据来源:Wind;单位:亿元
对于此类风险,迈为股份在中报里披露:“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8.63元,占当期末总资产的21.07%。公司较高的应收账款金额一方面降低了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将影响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若公司客户出现回款不顺利或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则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风险。”
此外,迈为股份还披露:“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75.78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为32.84%。公司解释称“存货账面价值较高主要与公司的产品验收周期相关。”若是下游客户没有钱,自然设备的验收期要延长。“
(4)一些设备企业的坏账计提并不充分,比如京山轻机等,而高测股份在中报中甚至就没有这个科目。
数据来源:Wind;单位:亿元;报告期:今年中报
半导体,真是一条出路吗?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严重,光伏行业短期内不会再有新增产能,并且已经规划的产能也极有可能被终止。
除了近期有一些BC设备订单,以及三五年后的钙钛矿设备订单以外,中国光伏设备市场恐怕难有增量。在没有增量的市场,光伏设备企业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赶碳号总结大概有这几种应对策略:
第一,拓展海外市场。
光伏设备企业的海外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企业的海外生产基地,比如东南亚多国、美国、中东;另一类就是以印度客户为代表外资企业。公开资料显示:信实工业就向迈为股份和京山轻机这两家中国光伏设备企业采购设备。
由于多为整线交付,中国设备企业把光伏技术无差别地输送到海外,其实就是在断中国光伏企业自己的后路。
数据来源:Wind;单位:亿元
第二,在资本市场融资,筹备过冬。迈为股份准备发行可转债,罗博特科筹划H股上市,微导纳米上个月11.7亿的可转债融资刚到位。
第三,就是开拓新业务,向锂电、半导体方向拓展。
有一些并没有多少优势的企业也在向半导体设备进军,当下“概念”很重要,一个亿的半导体设备营收,资本市场说不定就会给出几十亿上百亿的估值。当然,晶盛机电、微导纳米本身就有半导体业务。
晶盛机电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37亿元(含税)。
微导纳米在中报业绩交流时提到:“新增半导体设备订单超去年全年水平。截至 2025 年 6 月 30日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达23.28亿元,较年初增长54.72%。”
这两家原本就从事半导体行业,想必在半导体领域发力会容易一些吧,一直在光伏领域耕耘的企业想切入半导体没有那么容易了。
比如迈为股份公告中多次提及“成功切入国内半导体晶圆、封测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但是,迈为股份半导体及显示行业业务在营业收入的占比仅为3.02%
此外,罗博特科收购ficonTEC之后,也算是成了名副其实的半导体企业了。虽然其业绩很差,但是资本市场估值很高。
而捷佳伟创、奥特维等虽然营收看起来仍100%在光伏行业,但是也都提到在向半导体行业、锂电行业拓展。
最难寻找方向的可能就是高测股份了吧?所有的力气都用在卷同行、卷客户身上,现在没有什么力量去开拓新市场了。估计也是对未来没有信心了,控股股东张顼在4月份公告减持4.99%股票。不在乎低价,坚持套现。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