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在华美企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改善
上海美国商会近日发布《2025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71%的受访在华美国企业在2024年实现盈利,较2023年66%的历史低点有所回升。同时,48%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的监管环境透明,较去年大幅提升了13个百分点。41%的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较去年大幅上升。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去年相比,本年度报告最大的亮点便是,在华美企感受到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改善,“无论从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对未来中国政府继续开放的信心等各个维度的数据都较去年的报告有明显增长。”
同时,在郑艺看来,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对在华美企的影响在不断被量化。报告显示,64%的受访美企预计关税战将直接导致营收下降,近半数(48%)受访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另有33%希望取消今年4月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及其他附加关税。
“中国制造业的生态是全球最强的”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延长此前对中国301条款调查中178项产品的关税豁免期限至2025年11月29日,即这些中国商品出口至美国将继续免征301关税。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多项“普遍性关税”越权、违法。但特朗普拒绝承认该裁定结果,并宣布将上诉至最高法院。
郑艺表示,企业最担心的是不确定性,“我们乐见中美双方达成90天豁免,但对企业来说,尤其在供应链方面的布局来说,90天还是短了些,希望最后能尽早达成协议。”在郑艺看来,随着中美双方在各层级保持沟通,未来中美关税肯定不会回到此前三位数时期。“加征关税确实会影响出口企业与中间渠道商,但最终都是消费者买单。”他表示,“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最好的模式就是彼此相互合作,通过国际贸易的分工,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郑艺也还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在华外资企业热衷讨论“中国+1”。“但共识是,没有国家或地区能在未来多年取代中国。从制造业角度来说,中国有市场规模、有产业链生态,包括基础设施、高素质人力、政府政策等诸多要素。这些优势是越南、印度无法比拟的。中国制造业的生态是全球最强的,也是美国企业继续扎根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在他看来,中国的制造业生态是改革开放后经过几十年逐步建立、夯实的,在“硬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当前在华美企非常欣喜地看到“软件”,也就是中国的营商环境也在积极变化。
美企这样评价中国同行
在报告中,针对未来三五年在中国市场的挑战,受访美企将“本土竞争”归类为仅次于“双边关系”之后的第二大挑战。对此,郑艺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这恰恰说明中国企业越来越强了。
报告显示,在对中国同行的评价中,受访美企认为,在“市场反应速度”“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中国企业优势显著。其中,在AI技术运用方面,41%的受访美企认为中国企业更为领先,零售与消费品行业的美企则感受到中国同行在这一领域的最大压力,电商直播、短视频购物渠道、虚拟服装试穿等与客户个性化的互动,是该行业美企未来在中国市场发力的重点方面之一。
在汽车领域,超半数受访美企认为与中国车企在AI技术运用方面旗鼓相当。报告认为,自动驾驶技术、AI驱动的供应链与物流优化,是当前外资车企的两个优势领域,但报告也强调,凭借更短开发周期与海量的数据优势,中国车企正在整车全生命周期加速拓展AI的应用范围。
在物流行业,约半数受访美企认为中国企业在新兴技术上更具竞争力,诸如用于监控库存的物联网传感器、确保供应链数据真实可追溯的区块链以及无人机和先进机器人的研发等。
郑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正常的竞争都是合理的,“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政府当前正努力解决内卷、非理性竞争的情况。”
至于当前的竞争未来是否会延续到新兴的人工智能治理(AI governance)领域,郑艺表示:“人工智能的确提供了许多机会,但到未来某个时候,我们将不得不与这些机器打交道。因此,中美在这一领域其实站在同一边。我们是人类,在这一领域需要一些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协议和治理规则,否则无法应对AI可能催生的一些‘怪物’。”
在郑艺看来,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是中美必须共同努力的三个领域。
将第三度携手美国农业部参加进博会
对于11月初即将举行的进博会,郑艺说,今年依旧会推动美企积极参加。
去年,上海美国商会二度携手美国农业部参加进博会,举办“美国食品与农业馆”。“今年,我们还是以农业为主题,将第三次与美国农业部合作参展。而且展台面积和参展规模比去年会有所扩大。”郑艺说。
他还介绍,去年进博会期间,有30多家美国企业带来牛肉、红酒、马铃薯、棉花、大米、干豆、花旗参等产品,共达成7.11亿美元合作意向,较2023年美国馆首秀成果增长41%。“今年,我们希望打破这一纪录。”郑艺还表示,除了参展,今年还计划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相关研讨会,促进中美之间的行业交流。
在郑艺看来,尽管当前有特朗普关税、美国政府开支削减等种种挑战,但参加进博会,尤其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鼓励更多美国中小农产品企业到中国市场来看看,对于中美关系是双赢,“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