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雄並購:半導體成熟製程的「聚合」時刻?原創

2025年09月08日,09时28分54秒 港股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雙雄並購:半導體成熟製程的「聚合」時刻?

原創

日期:2025年9月1日 下午7:37作者:毛婷 編輯:Lily

近日,國内兩大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及中芯國際,相繼宣佈了重大收購交易。

華虹半導體(01347.HK)宣佈,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從控股股東手中收購華力微的97.4988%股權,同時配套募集資金,以解決其在A股創業板上市時承諾的同業競爭問題,華虹公司(688347.SH(華虹半導體的A股簡稱)A股於9月1日復牌後,股價大漲9.18%。

無獨有偶,中芯國際(00981.HK也在8月末宣佈,計劃以發行A股的方式,收購其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的49%股權,其交易對手方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背景集成電路製造和裝備股權投資中心、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中關村發展集團、背景工業發展投資管理等。

中芯國際(688981.SHA股於9月1日起停牌,沒有停牌的H股於當日則大漲4.86%,收報63.65港元。

中芯北方的背景

當前,中芯國際持有中芯北方的51%權益,這意味著收購完成後,中芯國際將成為中芯北方的全資控股公司。

中芯國際沒有單獨披露中芯北方當前的財務數據,但是從中芯國際的2025年上半年業績來看,持股51%權益的中芯北方和持股54.04%的中芯京城,皆為中芯國際非常重要的非全資子公司,兩家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的資產合計為940.83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相當於中芯國際總資產的26.56%;收入為88.67億元,相當於中芯國際期内總收入的27.41%;淨利潤為1.26億元,相當於中芯國際淨利潤的3.73%。

從中芯國際於2020年A股上市時的招股書可以看到,中芯北方成立於2013年7月12日,運營12英寸成熟製程產線於2016年年中投產,在2019年時仍錄得虧損,主要因為當時的運營時間相對較短、尚處於折舊高峰期、客戶及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影響。

但值得留意的是,到2025年,中芯北方的這條生產線投產已接近10年,在中芯國際的2025年第2季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多次提到12英寸產品需求強勁,我們猜測這條生產線的產能應已得到全面釋放,且按照中芯國際的折舊年期來看,其機器設備折舊年限為5-10年,中芯北方的生產設備折舊應已提得差不多,或有理由預計,中芯北方的生產線應已實現盈利。

中芯京城成立於2020年12月,專注於12英寸集成電路晶片製造及封裝服務,採用28納米及以上製程工藝,為全球客戶提供晶圓代工和技術檢測服務,2025年,該公司啓動二期規劃用地項目,總投資不低於500億元,為此,我們猜測其支出應不低,且2020年成立的公司生產線投產應不會超過5年,正處於生產爬坡期,同時還要計提折舊和籌劃二期項目,其成本應不低。

依次推測,兩家公司之中,中芯北方的盈利水平或更佳,可以預計,隨著中芯國際收購了中芯北方的少數權益,從而實現對其的全面合並,或有望推動中芯國際的股東應佔利潤。

這應是資本市場看好這一交易的一個原因。

華虹半導體與中芯國際的收購意義

華虹半導體的收購是要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而中芯國際則是增持成熟子公司的控製權,或有利於統一決策和縮短業務鏈條,其作用不同,但都是對12英寸成熟製程工藝平台的整合,提升規模效應。

財華社在《華虹半導體收購案為何引發H股大跳水?》一文中就提到,由於當前12英寸晶圓的單位芯片成本大幅降低,性價比優勢明顯,是唯一能兼容先進製程量產的尺寸,技術兼容性更強,全球主流晶圓代工廠,包括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688981.SH)、華虹公司等,均將12英寸產能作為核心投入,也因此半導體設備巨頭,包括阿斯麥(ASML.US)、應用材料(AMAT.US)、東京電子(TOELY.US)等上遊供應商,均以12英寸為主流開發方向,為這些代工廠提供規模化的設備和材料支持,從而形成成熟的產業生態。

2025年6月末,中芯國際的12英寸晶圓收入佔比為76%,可見其重要性,增持子公司有利於提升治理效率、協同產出,並增厚並表收益。

對於整個國内半導體行業而言,華虹半導體與中芯國際的這兩筆收購交易,是成熟製程領域整合的重要信號。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行業呈現出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的趨勢。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通過收購,強化自身在12英寸成熟製程工藝平台的規模效應,提升在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的競爭力。

這種整合有助於優化國内半導體產業結構,減少内耗,促進資源合理配置,推動國内半導體產業向更高效率、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中爭取更有利的地位。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9月1日
一份「不怎樣」的財報,為何成了阿里股價的強心劑?
8月27日
安踏業績韌性不改,「多品牌」野心勃勃
8月15日
受遊戲拖累,網易業績不及預期!機構:看好三季度
8月15日
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辣條一哥」衛龍漲近10%!
8月15日
超預期!微博二季度業績引爆股價,有哪些看點?
8月14日
600港元昙花一現!騰訊季報的亮點與隱憂
8月14日
業績激增後野心不小,耐世特全年要拿下50億美元新訂單
8月13日
剛剛!萬洲國際市值飙升,成功跨越1000億港元里程碑
8月13日
冰火兩重天!業績「飄紅」,股價卻大跌9%,361度前景如何?
8月11日
【會議直擊】中國心連心化肥:生產成本低於同行10%,尿素產能將翻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