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 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 拟分红58.18亿元

2025年08月30日,07时06分42秒 机构观点 阅读 7 views 次

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 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 拟分红58.18亿元

8月28日中信股份亮出一份稳健亮眼的中期“成绩单”,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净利润598亿元,再次展现出其作为“金融+实业”双轮驱动的大型央企的综合实力。

在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深化的背景下,中信股份通过推行金融“强核”、实业“星链”两大工程,优化业务结构,释放产业价值,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数据显示,综合金融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1397.75亿元,收入贡献38%;先进材料上半年收入1637.02亿元,收入贡献44.39%,显示出强劲的业务韧性和增长潜力。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中信股份回报股东的根本路径,而提高分红水平则是直接体现。作为港股市场颇具代表性的红利资产,中信股份计划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同比增长5.3%,分红总额达58.18亿元,持续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股东回报水平稳步提升。

稳健且有力:日赚3.29亿元

半年实现净利润598亿元,相当于每天赚3.29亿元。中信股份董事长奚国华在致股东的信中用“整体符合预期”来评价这份成绩单。他提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和香港市场的蓬勃机遇,中信股份以稳健经营应对变局挑战,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跃迁,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半年考”答卷。

对于横跨金融、实业多板块业务的中信股份而言,这确实是一份难得的成绩。从各板块的业绩增减变化就可见一斑。半年报显示,五大板块中,仅先进智造和综合金融服务实现正增长,其余三个板块均有所下滑。

其中,综合金融服务上半年揽收1397.75亿元,同比增长2.0%;先进智造实现收入272.77亿元,同比增长7.1%;先进材料实现收入1637.02亿元,同比下滑1.9%;新消费实现收入235.24亿元,同比下滑2.9%;新型城镇化实现收入144.37亿元,同比下降32.4%。

反映到整体上,中信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688亿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2.8%。营收微降,主要受到净利息收入和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影响。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3%,系中信银行净息差下行,生息资产规模增长难以完全抵消其影响;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8%,主要是钢铁和地产行业下行以及澳矿减产等因素所致。

不难看出,中信股份业绩表现受到行业周期等短期因素影响,比如收入降幅最大的新型城镇化板块,即包含地产开发及运营业务。但也由于其业务广泛,因而在面对经济波动周期时,只要基本盘仍稳健,反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韧性。

目前,综合金融服务和先进材料是支撑起中信股份营业收入的两大顶梁柱,前者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7.9%;后者对总营收的贡献度为44.39%,两者在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相对稳定。

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 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 拟分红58.18亿元

两大工程可圈可点,国际化业务再上新台阶

金融+实业,是中信股份的亮眼标签,双引擎协同发力共同贡献了上半年3688亿元的总营收。这背后也是中信股份持续深化改革的体现。2024年,该公司启动金融“强核”、实业“星链”两大工程,以期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综合金融板块,中信股份金融子公司利润全面提升,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归母净利润增幅均在两位数,境内股权、债券承销份额继续领跑同业。

在今年上半年,中信股份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启动了科技金融专项行动,聚合“股贷债保”全链条能力。数据显示,中信股份服务前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和前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覆盖率超92%;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在实业板块,中信股份实业子公司进一步夯实引领地位。比如中信戴卡铝车轮、铝铸件等产品销量再创新高,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排名升至第42位。与此同时,中信股份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围绕数字科技、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积极开展产业并购跟踪研究,完成重点项目入库储备。今年上半年,中信海直成功开展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这是全球首次。

国际化作为中信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报告期内亦进展显著,“国际化是中信的特色优势,也是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奚国华表示。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中信股份制定了国际化业务发展和港澳业务发展战略。

从半年报来看,国际化业务收入贡献度提高,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15%,境外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达17.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除了依托证券子公司在跨境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外,实业子公司海外业务也实现提升。中信建设新签约阿联酋迪拜住房、乌兹别克斯坦烧碱工厂等标志性工程,沙特利雅得社会住房项目一期住房预售量超90%。中信农业旗下隆平高科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的市占率保持领先。

分红稳步提升,市值管理成效显现

在经营质效提升的同时,中信股份也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精神,加强股东回报。2024年,该公司曾发布《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提出在充分考虑未来资金需求和融资成本等前提下,计划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低于27%,2025年不低于28%,力争于2026年达到30%。

从实践来看,近年中信股份分红比例持续提升,已从2021年的25%提升到2024年度的27.5%,其中2024年度显然已超过规划预期。此次中期分红,每股股息较去年中期提高人民币0.01元,同比增长5.3%。据Wind统计,中信股份股息率(近12个月)为5.3%,高于恒生指数股息率(3.2%)。

据记者了解,中信股份自2021年启动市值管理,2022年正式系统性推进市值管理1.0版方案,2024年推进2.0版方案,并将旗下所有上市子公司也纳入了市值管理考核,且与子公司年度经营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除了上述提到的加大分红力度和频次外,中信股份还推动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愿自费购股。2024年报曾透露,截至2024年9月末,购股规模已突破1亿港元。

从2021年到2025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中信股份市值规模增长超1700亿港币,市净率从五年前最低时的0.25倍上涨至近期的0.4倍以上,一定程度体现了市值管理改革的成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谈及未来,奚国华在致股东的信中称,将坚定履行对客户、对股东、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全力推动经营管理上台阶、提质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具体来看,中信股份称,将用好各项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高标准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发挥金融与实业双引擎优势,深入推进全球布局与协同增效,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和增长潜力,不断增强发展韧性与确定性,持续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良好的投资回报。

(来源:天天基金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