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定价博弈,中国如何突围?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5期即将开启
中国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和进口国之一,铁矿石、铜和大豆年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66%、46%和60%。但在消费量占比居高的情况下,我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方面尚未占据主动地位,形成了“需求规模领先,定价影响力不足”的矛盾局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正通过期货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途径努力提升对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在此背景下,8月30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5期将于上海浦东陆家嘴举行,以“全球大宗商品定价博弈的中国路径”为主题,邀请来自大宗商品领域和金融衍生品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在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定价体系中的突围路径。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市期货同业公会会长马文胜将担任本场沙龙的主嘉宾,并发表主题演讲。马文胜,高级经济师,期货行业从业30余年,先后荣获“中国期货市场十大风云人物”“领航中国期货卓越人物”“中国期货业最具影响力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其余四位嘉宾也将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经验发表见解。
蒋晓全,全仓登公司负责人,曾任职于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间负责多个有色金属期货品种与连续交易上市、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担任驻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工作组组长,推进长三角期现一体化市场合作。
王赞钧,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场外衍生品业务,深耕衍生品交易与产品设计十余年,团队日均管理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规模超千亿,涵盖期权、互换、跨境等多种衍生工具。
姬广坡,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首席顾问,曾任职于郑州商品交易所,参与了国内多部期货交易法规、规则的起草和期货品种的开发上市,全程参与了棉花期货的上市设计和维护,跟踪研究棉花期现货市场二十余年。
孙朝旺,恒力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任职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6月起兼任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委员会委员,具有超过24年的从业经历,对期货行业发展理解深刻。
在行业对话环节,五位嘉宾将围绕“中国如何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议题内容包括: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现状与国际比较有何差异?如何通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和流动性,来提升大宗商品的定价话语权?如何加快建立“中国标准”交割体系,推动规则输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大宗商品定价权战略相结合,重塑全球经贸格局中的中国影响力?人民币国际化下,金融工具如何助力提升大宗商品企业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中国对大宗商品海外资源的控制力?上海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哪些举措可以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的话语权?
“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该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