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企业也能北交所IPO!新增2家,最高亏损近2亿
(来源:智超讲财商)

在北交所的上市版图中,亏损企业的身影正逐渐浮现。
近期,科州药物与圣兆药物两家企业启动IPO辅导拟登陆北交所,值得注意的是,这2家企业目前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
事实上,北交所并非首次接纳亏损企业,已有如并行科技、康乐卫士等亏损企业成功在北交所上市。而在当前北交所排队企业里,也有亏损IPO企业在等待上市。
北交所上市标准
《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1.3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
(一)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
(四)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
前款所称预计市值是指以发行人公开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孰低者为准。第二、三、四条支持允许亏损企业上市。
此外,发行人应当结合行业特点、经营特点、产品用途、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研发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披露发行人自身的创新特征。保荐机构应当对发行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充分核查,在上市保荐书中说明核查过程、依据和结论意见。
发行人属于金融业、房地产业企业的,不支持其申报在本所发行上市。
发行人生产经营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行人不得属于国务院主管部门规定或者认定的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等业务的企业。发行人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的限制类产能的产品的,中介机构应充分论证,并就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审慎发表意见。
启动IPO辅导
2025年8月,上海科州药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启动IPO辅导,直指北交所。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家企业目前均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
一、上海科州药物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亏损超5000万)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药物发现、临床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小分子创新药企业,公司专注于抗肿瘤等治疗领域,重点聚焦MAPK信号通路的新药研发。公司肿瘤研发管线涵盖了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成人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以及放化疗保护等重要适应症。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在抗肿瘤创新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得39项发明专利,有29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并有多个1.1类创新在研管线,同时公司还获得了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中国医药创新种子企业100强、2023年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年度新锐企业等荣誉。
公司核心管线MEK抑制剂妥拉美替尼(HL-085,商品名:科露平®)单药用于治疗NRAS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适应症已于2024年3月15日通过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审批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针对NRAS基因突变的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以及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MEK抑制剂,填补该适应症治疗药物空白,满足临床急需。
2025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7.10万元,扣非后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077.46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未分配利润累计金额-33,116.70万元,实收资本总额4,781.5028万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额超过实收资本总额三分之一。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创新药的研发,项目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尽管核心产品妥拉美替尼首个适应症已获批上市,但后续扩展适应症尚在临床阶段,亦有其他储备管线处于临床或临床前阶段,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二、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亏损近2亿)

圣兆药物曾于2023年6月30日获北交所IPO受理,在2023年7月27日首轮问询后主动撤回IPO申请,于2024年6月3日终止。
公司聚焦复杂注射剂研发及产业化领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建立起微球、微晶、脂质体、多囊脂质体、纳米粒和缓释植入剂等复杂注射剂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平台。公司独创的线性放大、连续化生产技术,可实现复杂注射剂产品的大规模制造,在研产品批量位居业内榜首,一方面生产工艺更加稳定,产品质量均一性更好,产能可满足将来超大规模市场供应,另一方面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更好满足“减轻患者用药负担”的政策要求。
根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公司持有药品上市许可,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分别与国内知名药企开展合作。公司已与海正药业、吉林敖东、澳亚生物三家大型药企建立了委托生产(CMO)的合作模式,使用CMO工厂的车间、人员和质量体系,加入公司专属设计定制的生产线,能够以最快速度实现产品从研发向产业化的落地。另外,公司也在自建符合欧美法规要求的国际化生产基地,为下一步实现复杂注射剂产品的全球销售打好基础。销售模式方面,采取买断式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在产品完成临床BE研究或申报注册受理之后,即开始筛选相应领域知名公司洽谈销售合作。提前达成销售合作,提前布局市场,有助于将获批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实现销售收益。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6.53万元,扣非后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385.92万元。
2022年、2023年,圣兆药物营业收入分别为2,159.37万元、4,607.5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75亿元。
北交所亏损上市与排队
据大象君统计,从北交所设立以来,截至2025年8月26日,有210家企业成功在北交所上市。以第一套标准上市的企业有202家,占上市总数的96%。较少企业采用第二、三、四套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仅有2家企业在IPO时以亏损状态成功在北交所上市,分别是并行科技、康乐卫士。
并行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超算云服务和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聚焦应用真实运行性 能,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安全、易用、高性价比的超算云服务。其采用北交所第二套标准成功上市,IPO时为亏损状态。
康乐卫士是一家以基于结构的抗原设计为核心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从 事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其采用北交所第四套标准成功上市,IPO时为亏损状态。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北交所排队企业共175家,这175家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最新一年净利润为亏损状态,为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广实于2024年11月4日获北交所受理,在2024年12月2日北交所对其发出首轮问询函,目前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天广实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抗体靶向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生物制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及主要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上市实现销售,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收取许可费、提供医药研发生产服务(CDMO业务)、转让研发成果取得少量收入。
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407.27万元、1898.93万元、6388.30万元;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8亿元、-2.60亿元、-2.27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6.45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
总结及建议
北交所对于亏损企业的接纳,无疑是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为那些处于成长初期、具有高潜力但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渠道与发展机遇。
并行科技在超算云服务领域持续耕耘,凭借在行业内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服务模式,成功叩响北交所大门,上市后其在拓展市场份额、深化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发力,为企业未来盈利奠定基础。康乐卫士专注创新疫苗研发,以多价HPV疫苗研发为核心,依靠研发管线的丰富潜力与技术平台的领先优势,获得市场认可。
随着越来越多亏损企业的加入,北交所完善上市规则与监管制度刻不容缓。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亏损企业上市的标准与条件,让市场参与者清晰了解企业上市的门槛与要求;另一方面,需强化对上市后企业的持续监管,督促企业规范运作,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与完整,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亏损企业在北交所的上市与发展,是充满挑战与机遇。这不仅考验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也检验着北交所的市场建设与监管水平,更需要投资者的理性判断与积极参与。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北交所真正成为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