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所宣称的“按揭占用欺诈”到底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近期指控多名政敌涉及“按揭占用欺诈”。所谓“按揭占用欺诈”,是指购房者在申请贷款时,将原本作为第二住宅或投资房的物业,谎报为主要居所,以获取更优惠的贷款条件。
在美国,房贷条件因用途不同而差异巨大:主要居所首付比例最低可至3%–5%,而第二住宅往往需要10%–20%,投资性物业则通常在20%以上。贷款利率方面,自住房利率最低,第二住宅平均要高0.25–0.5个百分点,投资性物业则高出0.5–0.75个百分点。此外,投资物业通常还面临更高的地税和保险费用。这些差异成为部分借款人虚报用途的主要动机。
法律上,某些情况下借款人确实可以拥有两套以“主要居所”名义贷款的房产。例如,购房者在一地购置住房后,因工作调动在另一城市再买一套住房自住,而原房产改为出租,这样的安排在规定内是合法的。
一旦虚假申报被发现,风险极高。按照美国法律,提供虚假贷款信息可能面临最高30年监禁和高达100万美元的罚款;贷款机构也可能要求借款人立即偿清全部贷款。尽管如此,律师普遍指出,对个人买家的刑事起诉并不常见。
从市场层面看,这类欺诈在2006年房地产泡沫时期最为突出,当时比例一度达到6.8%,此后降至2%–3%。研究发现,虚报者通常贷款额更大、信用评分更低,违约率明显更高,而且更容易在房价下跌时选择“战略性违约”。因此,这种行为会掩盖市场真实风险,加剧住房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责任编辑: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