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股价一月翻倍冲击A股第一 市值涨3300亿牛散章建平浮盈50亿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A股市场,“寒王”继续狂飙突进。
8月25日,寒武纪(688256.SH)股价再度飙升11.40%,收报1384.93元/股,成A股第二高价股,直逼贵州茅台(1490.33元)。
2025年7月11日,寒武纪盘中股价520.67元/股,7月22日也不到600元/股。短短一个月,股价翻了一倍多,市值猛增3300多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有406只基金持仓寒武纪,合计持股6314.79万股。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超级牛散章建平押注寒武纪暴赚。章建平2024年四季度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2025年一季度加仓,合计耗资可能不超过35亿元,如今,浮盈约50亿元。
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业绩强劲复苏,营业收入超过11亿元,同比增长42倍;归母净利润也增长了2.56倍。
对于寒武纪异常突出表现,有分析人士指出,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趋势,国产AI芯片公司受到追捧。不过,需要警惕的是,机构抱团效应推高了寒武纪的估值,风险不可忽视。
“寒王”股价“逼宫”茅台
A股市场上,“新王”诞生,寒武纪股价成功跻身千元的少数阵营,被称为“寒王”。寒武纪还有多个标签,如“AI圈茅台”“国产英伟达”等。
在二级市场上,“寒王”的表现可谓是名副其实。
8月25日,寒武纪股价再度飙升11.40%,收报1384.93元/股,成A股第二高价股,直逼贵州茅台。
寒武纪的股价堪称是狂飙。7月22日,公司收盘价为593.93元/股,7月24日略超600元/股,7月29日站上700元/股后开始横盘调整,8月12日“20cm”涨停,8月14日站上900元,8月19日盘中短暂突破千元大关,收盘时回落至933.98元/股。8月20日,寒武纪成功站上1000元关口,紧接着两个交易日继续走高,至8月22日,一举站在了1200元上方。
K线图显示,7月22日至8月2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寒武纪的股价翻了一倍多,跻身千元高价股阵营。
目前,A股市场上,股价超千元的股票只有2只,一只是贵州茅台,股价为1490.33元/股,另外一只就是寒武纪。
基于寒武纪强势上涨的势头,市场戏称,寒武纪在“逼宫”贵州茅台,有望取代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的“股王”。
市值方面,截至8月25日,寒武纪总市值达到5794亿元。最近一个月,公司市值增长了超3300亿元,翻了一倍多。
市值5794亿元,在A股科创板中,仅次于中芯国际,位居半导体行业第一位。
拉长时间轴,2022年4月27日,寒武纪盘中低点46.59元/股。如果以此为起点,3年多,寒武纪的股价区间涨幅接近29倍。
2022年10月低点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区间涨幅约为15倍。
由此可见,寒武纪的股价上涨幅度惊人。
针对近期股价大涨,寒武纪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表示,公司近期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订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业绩强劲复苏机构大赚
寒武纪股价大涨,众多机构获利不菲。
根据Wind系统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406只基金持有寒武纪,合计持股6314.79万股。其中,博道基金、富安达基金、英大基金等10只基金在二季度新进。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在二季度加仓。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重仓寒武纪。
毫无疑问,随着寒武纪股价大涨,406只基金将大赚。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超级牛散章建平也押注了寒武纪。
2024年四季度,章建平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之列,持股数量为533.88万股,持股市值约35.13亿元。2025年一季度,章建平增持了74.75万股。
目前,寒武纪尚未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暂时不知道章建平在2025年二季度是否进一步增持、是否减仓。如果以一季度末持股数量来计算,二季度以来未减持的话,章建平浮盈约50亿元。
寒武纪的股价为何大涨?
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在供给端受制于全球科技竞争的背景下,国产AI芯片的替代需求迫切,虽然国内有了几家AI芯片公司,但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已上市的公司,在国内算力芯片中的卡位相对领先,和国内互联网厂商、智算中心等合作密切,有望受益于国产AI芯片替代。
正因为如此,寒武纪被称为“国产英伟达”。
此外,2025年初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原生创新企业的成功全面验证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的估值重构。
当然,机构抱团炒作寒武纪,也是重要因素。
基本面上,寒武纪也在回暖。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65.56%。目前,寒武纪尚未披露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1.1亿元,逼近2024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42.3倍;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2%。
需要提醒的是,与英伟达相比,寒武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