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未发工资!天津建工集团被曝:员工社保断缴,情况堪忧!
(来源:建材大数据)
在2024年绿地控股的年报里,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主要财务信息表格出现异常情况:其中并未列出天津建工集团。
而表格抬头中“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除外”这一标注,成为这家有着66年历史的建筑企业被正式列入出售清单的有力证据。

在天津建工旗下某子公司内部,有员工披露工资拖欠问题已持续长达30余个月。经高层员工确认,该公司累计欠发工资时间超过两年半,社保已断缴四个月,而公积金拖欠时长更是达到了42个月之久。


2018年8月,天津建工顺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绿地控股斥资14.859亿元,成功获得其65%的控股权,由此形成了绿地控股占股55%、天津国资占股35%、经营层占股10%的股权架构。
天津建工,这家曾承建天津奥体中心等诸多标志性工程、位列中国承包商60强的企业,如今在绿地控股2024年的年报中,仅被标注为“持有待售”。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自身经营状况堪忧,营收大幅下滑33.2%,净利润更是亏损高达155亿元,其大基建板块的毛利率也跌至4.7%。
而在天津建工下属单位,部分员工工资发放问题严重。自2022年11月起,这些员工的工资账户便未再足额发放工资,2023年全年仅发放两次,2024年更是仅象征性地发放了一次。社保断缴使得员工看病就医需自行承担续保费用,公积金的长期拖欠则引发了员工居住消费贷款违约的风险。

通过劳动仲裁虽能支持员工追讨工资,但若要投诉公积金问题则需另行单独申诉,且整个申诉周期长达三个月之久。即便获得法律判决支持,也会面临公司账户无资金可供执行的困境。
2019年推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如今却成了束缚员工的特殊枷锁。中层干部缴纳的50万元持股资金,六年来从未获得过分红,且因退出机制失效,这笔资金被长期锁定无法取出。
有工人无奈表示:“这50万押在里面,要是离职了就什么都没了。”目前,该公司已连续两年未承接新的大型项目,拖欠员工的工资总额累计超过亿元,资金枯竭的恶性循环已然形成。

在混改后的七年时间里,天津建工的主要领导经历了三次人事变动。原员工披露了其中的关键矛盾:绿地方面对天津建工旗下土地进行整合置换,同时,天津建工获得的300亿银行授信额度被集团全额调用。
2024年,绿地计提了高达85亿元的资产减值,而天津建工长期拖欠供应商款项的问题,也引发了连锁的债务危机。
当前,员工们的核心诉求集中在工资补发和社保恢复上,然而,公司的主要资产已被抵押用于融资。
那些被拖欠了30个月工资的员工们,至今仍在苦苦等待转机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