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业务“失速”,新兴业务“点火”!金城医药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公司如何穿越行业周期阵痛?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张益铭
在集采政策持续深化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金城医药(300233.SZ,股价18.14元,市值69.63亿元)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半年“成绩单”浮出水面。
8月20日晚间,金城医药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下降2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至4338.32万元,同比下跌66.78%,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亦高达68.1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业绩“失速”的背后,是头孢侧链医药中间体及部分制剂产品量价齐跌的严峻现实。然而,在传统业务的“寒冬”中,金城医药在合成生物学、特色原料药及新型烟草等新兴领域的布局也初显成效,部分产品如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为公司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保留了一抹亮色。
业绩承压,金城医药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新兴业务能否积蓄足够动能,帮助公司力挽狂澜、穿越周期?
金城医药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公司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
根据半年报,金城医药营业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7.59亿元降至13.6亿元,同比减少22.65%;归母净利润则从1.31亿元骤降至4338.3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6.78%。这一显著的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其传统核心业务板块的集体“失速”。
报告期内,金城医药的“基本盘”——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和制剂产品,均遭受了市场的严峻考验。
数据显示,作为传统优势项目,金城医药的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2.20%,毛利率也下降了4.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涵盖抗感染、妇科等领域的制剂产品板块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下降29.04%,毛利率更是减少了6.59个百分点。
结合半年报及近期投资者交流,金城医药明确指出,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头孢侧链医药中间体及头孢粉针注射剂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产品销量及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背后反映出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深远影响。随着集采的常态化推进,药品价格被大幅压缩,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即便是像金城医药这样在头孢中间体领域占据领先市场份额的企业,也难免受到冲击,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
在上述背景下,传统业务量价齐跌,成了拖累金城医药整体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传统业务面临巨大挑战,但好消息是,金城医药在新兴业务领域的布局开始显现出积极信号,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报告期内,金城医药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及特色原料药业务板块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成为业绩中的一抹亮色。
数据显示,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0.12%,在其他业务板块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中,核心产品谷胱甘肽和腺苷蛋氨酸的销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需求和公司的竞争优势。
金城医药在与投资者交流中透露,谷胱甘肽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全球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国家暂停进口日本协和发酵的谷胱甘肽后,公司的医药级产品完全具备替代能力和充足产能。
除了合成生物学,金城医药在新型烟草领域的布局也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高纯度烟碱产品市场销售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销两旺。同时,公司持续跟踪海外口含烟等新型产品形态,定位尼古丁疗法和减害需求,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研发创新则是金城医药寻求突破的关键。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富马酸比索洛尔、泊沙康唑肠溶片等3个产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另有多个产品完成国内发补或提交海外认证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金城医药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报告期内,与英国女性健康科技品牌企业Theramex签署了1项产品引进协议,显示出公司通过“BD(业务拓展)”模式扩充产品管线的决心。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