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已介入!思创医惠欺诈发行案或升级到刑事追责,前董事长章笠中独家回应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董兴生
思创医惠因欺诈发行证券,早前已于2024年1月被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涉事人员被罚以重金并禁入市场。然而,上述欺诈发行案并未随着浙江证监局采取的行政处罚而终结。
日前,思创医惠(300078.SZ,股价3.52元,市值39.35亿元)披露公告称,其收到杭州市公安局出具给公司的《调取证据通知书》,杭州市公安局侦办的公司等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需调取公司有关证据材料。截至目前,上述案件尚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
针对此事,8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联系到思创医惠前董事长章笠中,其正是此前欺诈发行案中被监管部门点名处罚的核心人物。章笠中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应该与其当年任职期间的证券欺诈发行案件有关,但对于公安机关的调查是否涉及其个人层面,章笠中拒绝进一步回应。同时,他确认自己目前已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职务。
同日晚间,思创医惠董事会秘书也通过微信向记者回复称,目前上述案件还在调查阶段,公司在国资入股后,治理与经营管理全面调整优化,经营情况稳定,资金充实,该调查目前对公司无重大影响。相关责任人员早已不在公司任职,如涉及相关刑事责任,公司支持有关部门对其追责,保护广大股东权益。
上述欺诈发行证券案要追溯到2020年7月。彼时,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1年1月22日,思创医惠公开披露《募集说明书》,其中包含其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的财务数据。2021年2月1日,思创医惠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公告》称,本次发行的可转债规模为8.17亿元。
但随后该公开发行文件被发现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主要涉及2019年、2020年部分财务数据。2024年1月,思创医惠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市场禁入决定书》,经查明,思创医惠通过全资子公司医惠科技与多家公司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0.03%;2020年全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9646.88万元,虚增利润8394.1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67%。
监管机构据此认为,思创医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且2019年年报、2020年年报中相应财务数据未能如实披露。思创医惠因此被浙江证监局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7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章笠中被给予警告,并处以750万元罚款,同时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该事件也曾一度引发公司管理层动荡。2024年1月,章笠中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陷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2025年2月,公司原第一大股东云海链解除对章笠中、医惠集团的表决权委托及一致行动关系,从而导致云海链持有的表决权比例降至5.44%,思创医惠创始人路楠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博泰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其对应的可支配表决权比例也仅为6.15%,思创医惠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思创医惠在经营上也深陷困境。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思创医惠分别实现营收9.63亿元、11.16亿元、10.06亿元和6.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亿元、-8.78亿元、-8.74亿元和-5.02亿元。
在持续亏损与治理困境中,思创医惠最终等来了国资方的出手接盘。今年4月,苍南建投(系苍南县财政局的全资二级子公司)与路楠签署了《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协议》,苍南建投作价约1.63亿元受让路楠所持上市公司5.61%股权,该协议完成后,苍南县财政局对思创医惠的间接持股比例将达到11.33%,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作为财务造假的主体,医惠科技也已被思创医惠出售。同在今年4月,思创医惠启动资产剥离,公司作价约3亿元向苍南国资旗下企业苍南县山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出售医惠科技100%股权。8月5日,思创医惠宣布此笔交易完成。
就在思创医惠的欺诈发行案逐渐平息之际,杭州市公安局介入调查的消息再度将这家上市公司推上风口浪尖。资本市场上,8月18日,思创医惠股价下跌10.08%。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径大多以证券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为结果,此次公安机关的介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意味着原本的行政处罚或上升到刑事处罚层面。
8月19日,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属于行政处罚,而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因证券虚假陈述引发的责任纠纷,则属于民事诉讼范畴。近期公安机关介入思创医惠的欺诈发行案,是对该案件的刑事延伸。根据我国刑法和证券监管政策,重大欺诈发行行为一旦查实,可能触及刑事犯罪标准,证监会可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欺诈发行证券罪”。本案中,公安机关调取的财务资料与此前行政处罚事项直接相关,表明案件已进入刑事侦查阶段。如果最终定罪,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刘鹏强调,近年来,监管政策明确提出“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对重大财务造假案件不仅同步进行行政处罚和投资者民事索赔,刑事追责也在加快推进,这充分体现了监管对证券市场诚信底线的严格维护。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风口浪尖之下,思创医惠又传来高管离职的消息,引起市场颇多猜测。8月18日,思创医惠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华松鸳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告显示,华松鸳原定任期为2024年12月6日至2027年12月5日。
8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思创医惠证券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次杭州市公安局介入调查,与公司前几年发生的欺诈发行证券案件有关。近期,该案件由原先的监管部门移送到公安局,因可能涉及刑事层面的责任而展开调查。
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是否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对于这一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仅收到要求配合提供相关材料的通知,案件尚在调查阶段,其他事项暂时不清楚。至于近期副总经理华松鸳的突然辞职,该工作人员强调属于个人原因。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0223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