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潮”持续蔓延!连锁药店成“离场”主角!

2025年08月15日,18时08分2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2 views 次

(来源:搜药)

一地3个月内现520家医药机构退出医保,药店主动退保现象持续向各地蔓延

01

大连二季度520家机构退出医保

连锁药房成“重灾区”

大连医药零售市场正经历一场无声的震荡。

据大连市医保局最新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市竟有520家医药机构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其中连锁药房成为退出主力军,多家知名连锁药店出现大规模主动放弃医保及门店医保资格集体“失效”的异常现象。

“退保潮”持续蔓延!连锁药店成“离场”主角!

据大连市医保局7月4日发布的《关于2025年4-6月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医药机构名单的公告》,今年第二季度,大连市共有520家医药机构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其中,主动申请解除的有110家,依据市场监管局提供的许可证注销数据而解除的有6家,因合并医保编码解除的有5家,超过180日未续签2025年医保服务协议被解除的达367家,协议期内超过180日未进行医保结算被解除的有32家。

“退保潮”持续蔓延!连锁药店成“离场”主角!

从解约原因来看,未续签成为首要因素。在解除协议的医药机构中,超过180日未续签2025年医保服务协议的数量最多,达367家,占比近71%。

主动申请解除的医药机构有110家,占比21%。此外,还有因许可证注销、合并医保编码、协议期内超180日未进行医保结算等原因而被解除协议的情况。

从名单来看,药店是本次退出医保的“重灾区”,共有389家药店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占总数的74.8%。在众多解约药店中,连锁药房身影频繁出现。

其中,辽宁御旋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有104家门店解除协议,涉及多种解约情形,是本次注销数量最多的连锁企业。大连阳光大药房有限公司有44家门店逾期未续签。大连市连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有22家门店主动申请注销医保协议或逾期未续签或未进行医保结算。大连安康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有19家门店因到期未续签协议;大连九州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有12家门店逾期未续签。

02

政策环境有变

药店“退保潮”持续蔓延

短期内大规模药店主动退保现象,大连并非个例。

今年6月份,内蒙古呼和浩特医保局就曾发布消息,当地半年内便有723家医药机构解除医保协议仅6月7日至6月11日期间就有108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医保协议,其中一大部分为药店,而药店之中既有本地名不见经传的药店,也有国内知名连锁如国大药房。

大连与呼和浩特之外,据搜药不完全统计,近期湖南、云南、山东青岛、甘肃金昌、广东河源、吉林长春、安徽六安、吉林长春等地医保部门相继发布了所在区域内解除医保协议的通知公告,其中不乏头部知名连锁及大型连锁药店旗下门店。

去年以来,药店退保及主动退保现象之所以持续蔓延,究其主要原因则是这两年医保政策环境的变化所致。

近年来,一系列趋严的医保监管政策与改革措施,显著推高了药店的合规成本和经营压力,迫使大量药店尤其是中小药店主动退出医保定点资质。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落地,使得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直接导致药店医保结算收入下降。健之佳为例,其医保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2%一路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44%。药店赖以生存的医保客流和收入基础开始松动。

随着集采药品进药店政策的逐步推进。部分地区要求药店对集采药品执行“零差率”销售(即以中标价销售,无加价空间)。行业普遍反映,药店销售集采药品不仅无法盈利,甚至出现亏损。典型案例如山东某药店因阿托伐他汀钙片进销倒挂(进价8.5元/盒,医保限价7.2元/盒),单此一项2024年就亏损超120万元。

2023年9月,国家医保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首次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飞检,随后全国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对药店而言,一旦被查出存在医保违规行为(如无处方售药、虚假购药、串换药品等),面临扣款、罚款乃至暂停。

今年1月,《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经办规程》实施,对药店负责人实行积分管理,责任到人,使得药店合规压力陡增。

7月1日追溯码强制实施 要求“无码不扫、无码不采、无码不付”。药品全流程追溯堵死了“串换药品”、“回流药”等灰色操作空间,依赖非正规渠道进货的小药店生存空间被彻底挤压。

在医保监管日益严格、违规成本高企的同时,集采和价格管控又使核心药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对中小药店而言,“医保资质”带来的客流收入优势,已难以覆盖飞检风险、追溯系统投入、合规人力等攀升的成本,“主动退保”成为规避监管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寻求灵活转型的无奈或主动之选。

可以说这场由政策驱动的行业深度洗牌,正在重塑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格局。

03

主动退保后

药店是否一定活得更好?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至2023年,零售药店收入中医保基金占比从37.3%升至48.7%。

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医保基金在药店收入比例持续提升,医保药店的近半收入来自医保基金,药店对医保收入的依赖度加深。医保监管全面收紧的背景下,药店主动退出医保,很显然会对规模不一的药店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小药店而言,主动退保冲击较大。中小药店原本就受困于资金、供应链、专业服务能力不足,依赖医保客流维持运营。一旦退保,失去医保带来的稳定客源,销售下滑严重。反之,在行业愈加规范化的时下,对于靠非正常渠道采购药品的中小药店而言,选择主动退出医保相对于挨罚无疑是明哲保身的断腕求生之举。

比起中小药店,大连锁有一定实力应对退保。大连锁门店多、布局广,对医保依赖度低的门店选择主动退保,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部分社区门店,居民多为周边常住且对非医保健康产品需求大,退保后可专注拓展非药业务,像保健品、健康器械等。还能凭借规模优势,从供应商处争取更优惠采购价格,降低运营成本。但大连锁转型也需大量资金投入,如培训员工专业知识、搭建新销售渠道等,存在转型失败风险。

头部连锁有较强资源和能力,经营管理相对规范,退保影响相对小且有更多机遇。头部连锁资金雄厚、品牌知名度高、供应链成熟、数字化程度高。部分门店退保,资源进一步优化后,可聚焦专业服务大力拓展多元化业务,比如推出健康管理服务,为会员提供定制化健康方案通过数字化平台,精准营销非医保产品需要头部连锁持续创新,维持品牌优势,若转型缓慢,也会被市场赶超。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国民对健康需求增长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药店行业处于短期调整期,长期前景依然向好,尤其对于规范经营的医保药店,未来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来源:搜药、大连医保局

作者:Luck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