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核心商业“砍掉25亿元”后再上货架,港人消费热潮难掩皇庭国际债务危机

2025年08月15日,13时08分20秒 国内动态 阅读 16 views 次

本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黄指南 深圳报道

8月7日,京东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深圳市福田区皇庭广场项目将于9月9日启动司法拍卖程序。

本次拍卖标的起拍价约合人民币30.53亿元,经专业机构评估的市场价值约为43.6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已是皇庭广场第三次被搬上处置货架。相较于三年前的出让价,本次起拍价格下调至30.53亿元,降幅超过25亿元,较评估价折让幅度达30%。

标的物关联方皇庭国际于8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与相关债权人积极磋商债务和解方案。若双方达成有效和解,可能依法申请撤销本次司法拍卖,此举将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针对公司业绩预亏、债务重组及重大资产处置等事项,《华夏时报》记者已向皇庭国际发出采访函件,截至本文发布时,尚未获得企业方回应。

根据平台公示数据,该标的物累计获得超1.08万人次关注,340人设置了拍卖提醒,但截至公告发布之日,暂未出现竞买人报名参与竞拍。

深圳核心商业“砍掉25亿元”后再上货架,港人消费热潮难掩皇庭国际债务危机京东司法拍卖界面。图源:京东法拍

烫手的资产山芋

皇庭广场,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深圳商业地产项目,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早在2002年,皇庭国际前身深国商便通过旗下的融发投资竞得深圳福田CBD核心地块,计划投资建设一座高端购物中心,初步预算为4亿元,项目原定于2005年竣工。

然而,实际情况远未按计划顺利进行,项目从奠基到主体结构封顶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停滞。

特别自2008开始,茂业系曾相继举牌深国商、商业城、茂业物流3家上市公司,引发控股权争夺战。

最终,除退出深国商外,其余两家均得偿所愿。深国商摆脱股东之间的权力斗争后,2010年将该项目更名为“皇庭国商购物广场”,试图重启建设,但进展依旧缓慢。

经过多次规划调整,项目升级设计并聘请国际顶级设计团队,终于在2013年以“皇庭广场”之名重新开业。

然而,这一商业中心的开业并未带来预期的繁荣,根据2014年深国商年报,已开业一年的皇庭广场开业率仅有74%,同年深国商亏损3.35亿元。

为了维持运营,深国商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五年内累计融资超过118亿元,其中15亿元直接用于皇庭广场的建设和招商。然而,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皇庭广场的运营依旧未能扭转乾坤。

随着债务的负担沉重,2016年,皇庭国际的深圳子公司融发投资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贷款期限为五年,年利率为6.7%。为了确保这笔贷款的顺利发放,融发投资用皇庭广场及其土地使用权作了抵押担保。

但随着贷款到期日的临近,融发投资未能按期还款,导致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根据皇庭国际2023年5月披露的公告,截至2021年3月31日,融发投资已经归还了2.5亿元本金,但剩余的27.5亿元贷款依然未能偿还,且因逾期未还,银行遂提起诉讼,要求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并申请诉前保全,最终法院查封了皇庭广场的不动产,期限长达36个月。

虽然限制房产物业在不动产登记中心过户行为,但对于商场的实际运作来说并不影响。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皇庭广场位于深圳福田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紧邻市民中心与会展中心,并且是地铁1号线和4号线的上盖物业。然而,这一得天独厚的位置并未能带来应有的商业回报。

尽管皇庭广场在2020年突破20亿元销售额并实现了近3000万的客流量,它依然未能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

2022年2月,皇庭广场开始走向资产处置阶段,彼时,皇庭国际发布公告表示,将转让其持有的融发投资及重庆皇庭各不少于51%股权,并要求摘牌方需清偿融发投资、重庆皇庭对皇庭国际及相关方的全部债务。

为了急于摆脱困境,皇庭广场曾先后挂牌出售,但两次挂牌均未征集到有效购买意向。

2022年3月18日,深圳联交所发布《融发投资100%股权转让意向征集公告》,股权转让参考价为人民币74.93亿元。

仅在5个工作日的公告期结束后,联交所再次发布了转让公告,转让参考价格下调18.73亿元至56.2亿元,降幅达25%。

如今,皇庭广场”一节,始终将“功率半导体业务”放在首位。但该部分业务给公司带来的贡献并不大,贡献维持在11%上下。

2022年至2024年,皇庭国际在半导体业务收入分别为1.51亿元,1.29亿元、0.72亿元。

今年4月,皇庭国际披露的一份公告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意发功率的销售收入逐年下降,分别为1.51亿元、1.29亿元和7267.29万元,远低于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

这样的成绩单,不仅与展望的“2023年5亿,有望实现10亿元的营收”,相去甚远,也与当初收购时的承诺大相径庭。

并且,由于意发功率未完成承诺业绩,业绩承诺方周炳和宁波意发微应以现金方式补偿皇庭国际业绩补偿款7979.11万元。

核心资产不断贬值,战略转型半导体业务的失利,以及持续不断的亏损和沉重的债务负担,似乎正不断将皇庭国际的命运拉入一个难以突破的漩涡。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