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ISG中国业务保持超高速营收增长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8月14日,联想集团发布2025/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虽然过去几个月,特朗普关税战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造成了巨大扰动,但联想的这份成绩单却格外亮眼。财报数据显示,集团第一季度整体营收达13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创下第一财季业绩历史新高。集团净利润按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同比增长22%,达28.2亿人民币。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同比双位数高速增长,非PC业务营收占比升至47%,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其中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表现尤其受到市场关注。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业绩会上表示,“通过有力执行云基础设施和企业基础设施并行发展的双轨战略,营收实现了同比36%的强劲增长。我们加大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产品研发以及市场的投入,并致力于企业基础设施业务的竞争力提升,尽管这使得我们短期内的盈利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的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超过翻番,并且订单储备非常强劲,行业领先的液冷技术方案收入同比增长了30%。此外我们的中国业务保持了超高速的营收增长,盈利能力也大幅改善。”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联想AI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爆发式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55%,订单储备表现同样强劲。在中国市场,ISG营收同比增长76%,运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杨元庆指出,企业IT基础设施的市场是一个动态变化非常迅速的市场,从传统企业计算,到云计算,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计算,尽管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带来了新的需求,极大地扩展了市场,但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资、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联想来说,我们每次都能提前预见到这样的巨大变化,并且主动适应,通过加大投入来把握其中的机遇。这从我们ISG业务十年间已经翻了4倍的营收可以得到印证。所以尽管在短时间的盈利上会有一定的压力,我们依然会坚定地投资在传统的企业业务模式的变革上,投资在云计算上,投资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创新和产品开发上。”
杨元庆称,“通过坚定执行混合式基础设施战略,我们有信心ISG业务中长期不仅仅能够保持可持续的增长,而且将会是可以获得更好盈利回报的业务。”
这一信心背后,是强劲的市场需求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创新。据行业机构测算,2025年全球服务器市场预计同比增长44.6%,其中美国和中国市场将分别增长59.7%与39.5%;GPU服务器同比增长更达46.7%。领先科技企业如谷歌、Meta相继上调资本开支预算,进一步释放行业需求韧性。
日前,野村证券在研报中看好联想的AI服务器业务,认为有望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多订单,同时上调集团目标价至14港元,评级上调至“买入”。
因此,联想坚定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产品研发及市场投入,正是其战略定力的体现。而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普及,市场对兼具高性能与灵活部署能力的混合式AI基础设施需求持续上升。因此,借助稳健的双轨战略、领先的技术积累以及全球客户基础,联想集团ISG业务势必将在中长期实现可持续增长与更好盈利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