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赢家?百勝中國二季報利潤亮眼,股價卻下挫原創

2025年08月06日,15时50分16秒 港股动态 阅读 10 views 次

外賣大戰赢家?百勝中國二季報利潤亮眼,股價卻下挫

原創

日期:2025年8月6日 下午2:59作者:遙遠 編輯:Annie

國内餐飲行業競爭持續升級,外賣大戰席卷全市場。

在此背景下,百勝中國(09987.HK)於8月5日盤後發佈了2025年二季報。

整體上看,百勝中國依舊展現出強勁韌性,盈利能力保持較高增速。

本報告期内,百勝中國總收入同比增長4%至28億美元(不計及外幣換算影響),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4%至3.04億美元,創下第二季度歷史新高。董事會宣佈百勝中國普通股每股現金股息為0.24美元,與上季度一致。

百勝中國二季度的成績單符合很多投行預期,甚至超出預期。其中,高盛發佈報告稱,百勝中國第二季盈利超預期。

公司還計劃在2024年已向股東回饋15億美元的基礎上,在2025年至2026年間向股東回饋30億美元。

花旗則認為,公司管理層對今年收入指引看來持續下行風險的評估好壞參半,伴隨著管理層輕微上調下半年經營溢利率指引,由按年擴張受壓轉為輕微按年擴張,導致全年盈利展望大致不變。

然而,百勝中國(YUMC.US)的股價卻與其盈利能力背道而馳,美股股價在美東時間週二下挫6.11%;截至發稿,其港股股價下跌5.83%。

同店銷售額轉正,指引偏保守

面對國内餐飲業需求疲軟及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國内多家餐飲品牌業績表現欠佳。

例如,九毛九(09922.HK)預計今年二季度主要品牌的同店日均銷售額同比仍呈下降態勢;呷哺呷哺(00520.HK)預計上半年收入減少約18.9%。

百勝中國雖告别高速增長階段,卻彰顯出較強韌性。

今年二季度,其繫統銷售額同比增長4%(不計及外幣換算影響);同店銷售額實現1%的正增長,這是公司自2024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實現同店銷售額的正增長;得益於外賣業務的強勁表現,同店交易量實現2%的同比增幅,為連續第10個季度實現增長。

外賣大戰赢家?百勝中國二季報利潤亮眼,股價卻下挫原創

受益於新增門店貢獻、有利的原材料價格以及運營精簡帶來的效率提升,百勝中國今年二季度利潤率有顯著改善: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100個基點至10.9%,餐廳利潤率提升60個百分點至16.1%。

對於未來業績指引,市場普遍認為百勝中國相對保守。

公司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繫統銷售額預計在今年三季度維持個位數增長指引,支持長期穩定擴展。此外,配送業務推動銷售增長,預計三季度外賣平台促銷加劇,肯德基同店銷售全年毛利率約為31%至32%,必勝客在32%和33%之間。

高盛在研報中表示,百勝中國審慎的銷售指引,是考慮2024年第三季的促銷活動、平台補貼政策、宏觀環境多變,以及管理層平衡商機與定價的策略

外賣大戰赢家?

國内三大外賣平台價格戰愈演愈烈,拉動了國内外賣市場需求的增長。對百勝中國來說,這場大規模競爭利大於弊。

今年二季度,百勝中國的外賣銷售同比大幅增長22%,佔公司餐廳收入的比重達45%,較上年同期38%的比重明顯提升,顯示出外賣業務是百勝中國同店銷售額轉正的重要推動力。

外賣大戰赢家?百勝中國二季報利潤亮眼,股價卻下挫原創

對於餐飲商家而言,雖然外賣訂單量實現明顯增長,但分擔平台補貼損害了利潤。百勝中國方面在業績會上表示,像公司這樣的大品牌,能享受到更有利的補貼安排。

此外,儘管外賣騎手成本上升,但百勝中國通過自動化設備和運營優化抵消了部分成本壓力,帶動公司餐廳利潤率在今年二季度同比提升至16.1%。另一方面,外賣佔比的提升,帶動了肯德基期内客單價實現1%的同比增長。

不過,必勝客二季度的客單價同比大幅下降13%,公司指符合針對大眾市場的策略。

百勝中國近年來大力拓展下沉市場,這或會持續對其客單價構成壓力。

今年二季度,百勝中國淨新增門店336間,上半年則為583間。在過去12個月,肯德基和必勝客新進入的城市分别約為300個及150個。由於新增門店多數位於下沉市場,這也使公司平均資本支出有所下降。

外賣大戰赢家?百勝中國二季報利潤亮眼,股價卻下挫原創

百勝中國還計劃於2025年淨新增約1600至1800家門店,這意味著公司在下半年門店擴張的任務更為緊迫。

公司管理層坦誠,「隨著我們更加積極地進入低線城市,那里的平均票價確實更低,但利潤率仍然是關鍵。」

總結

百勝中國在二季度展現出一定的經營韌性,外賣業務的強勁增長和利潤率的提升成為亮點,同時門店擴張也在穩步推進。

不過,股價的下跌與業績的增長形成反差,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增長預期的審慎態度。後續,在餐飲市場競爭持續、外賣平台促銷加劇以及下沉市場拓展帶來客單價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百勝中國能否平衡好規模擴張與利潤增長,仍需時間檢驗。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8月1日
「三桶油」 股價齊跌!市場對中期業績持謹慎預期?
7月31日
【窺業績】利潤驟降,股價下挫,新東方不行了?
7月30日
匯豐「紅底股」得而復失,香港商樓成「攔路虎」?
7月29日
又現「H吃A」,同程旅行拿下大連聖亞控股權
7月28日
國資入局力挺,微創醫療「萬億市值」穩了?
7月24日
一年多配售集資逾70億!四面出擊的商湯能否擺脫困局?
7月23日
股價一度瘋漲14%創新高!藥明合聯受啥刺激?
7月16日
冰火兩重天!藥明康德績後大漲,康龍化成績後下跌,原因何在?
7月16日
斥巨資收購業内「黑馬」!中國生物製藥看中了什麽?
7月16日
消費疲軟+庫存承壓,四大運動品牌二季度集體降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