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放大招!剑指“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在低空经济赛道,深圳又有大动作!
7月31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包括全面建设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等。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通过生态构建、技术突破与规模引领,有望奠定深圳在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地位。”
发展目标: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从发展目标来看,《方案》提出,要着力构建“体系完备、层次清晰、标准统一、智能先进、跨域融合”的低空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在研发层面,到2026年底要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围绕无人机关键系统和零部件、整机制造、地面保障装备等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全球领军的低空研发制造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企业国内领先,让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值规模突破1300亿元。
在制造层面,到2026年底,深圳要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展示等业态,并使飞控算法、高能量密度电池、低功耗主控芯片、高性能轻量化材料、复杂环境感知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供应的自主可控。
在应用场景上,到2026年底,深圳要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直升机、eVTOL起降设施1公里半径覆盖建成区面积比例突破50%,“2小时同城、4小时跨城”低空快送服务覆盖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70%。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深圳低空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路径,将通过各项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同时聚焦无人机全产业链培育,将带动技术研发、制造升级和配套服务发展,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重点任务:布局低空起降、信息、创新基础设施
从重点任务来看,《方案》提出,要构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包括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建设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构建低空物流运输起降设施网等。
具体而言,深圳将开展既有直升机起降场(点)的eVTOL适应性改造,结合商圈、CBD、产业园、医院、枢纽、景区、公园等新建174个直升机和载人eVTOL起降场(点),总规模达283个。
在社区配送起降设施网方面,深圳也将进行拓展,在2026年底之前新建339个起降点,总规模达413个,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在城市治理起降设施网方面,深圳将面向警务活动、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国土资源勘查测绘、巡查执法等领域应用大力推进无人机技术与装备赋能城市治理,新建城市治理无人机起降点340个以上,总规模达360个。
《方案》还提出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或健全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网络、低空导航设施、低空监视网、低空飞行气象监测网等。在通信网络方面,深圳将依托5G、5G-A通感一体、卫星通信等技术,复用与新建相结合,构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空—天—地—海融合通信网络,实现起降点和运营航路全覆盖。
同时,《方案》还提出布局低空创新基础设施,包括谋划建设低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低空试验与测试服务、推进低空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等。在跨领域融合方面,深圳将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
王鹏认为,深圳正通过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网络的立体布局,构建覆盖研发、试验、测试、应用的全链条基础设施体系,解决低空经济场景碎片化问题,降低企业创新和走入市场的门槛。
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腾飞”
2025年上半年,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超过了工业机器人(38%)和3D打印设备(35.8%)。
为何深圳无人机产业能够加速腾飞?张新原认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给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下了深厚地基。同时,深圳在政策层面对新经济形态有敏锐把握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这和完善的产业链与开放的市场环境相结合,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深圳在低空经济产业链和技术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拥有170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包括大疆创新、道通航空等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和丰翼科技、美团无人机等低空应用企业。”
王鹏表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覆盖了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场景应用等完整生命周期,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的集群化发展格局。这背后也得益于深圳风险投资活跃,低空领域融资能力突出,孵化和培育出大量中小企业。
不过郑磊认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深圳低空飞行市场需求较大,但可用低空空域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未来“异构、高频次、大容量”的城市场景低空飞行需求。
“随着低空航空器的普及、飞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飞行活动的日趋复杂,将出现‘看不见、叫不到、管不住’的安全隐患。缺乏有效完备的空域保障和飞行管控手段,低空安全保障技术尚不成熟等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郑磊表示。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