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周观察】中欧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聚变公司成立;晶澳科技将出售美国光伏工厂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 中欧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据新华社消息,中欧双方于7月24日下午召开了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于会晤后共同发表了《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提到,中国和欧盟领导人重申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至关重要。认为中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关乎双方人民福祉,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合作的基本遵循,各方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全面、善意、有效地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
- 国家能源局启动3省分布式光伏绿证核发工作
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要求按照先行先试、分步实施的原则,探索开展分布式项目(含自发自用电量)绿证核发工作,力争在2025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此外,《方案》明确提到,要打通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建档立卡系统)、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系统数据交互路径,明确电量计量和数据归集有关要求,实现建档立卡、电量管理、绿证核发数据贯通;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划转工作加快实施,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 首个光伏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提案立项
根据央视新闻7月22日发布的报道,作为全球光伏领域首个聚焦碳足迹核算的国际标准,由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已正式立项,标志着全球光伏产业在光伏组件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方面向凝聚共识、统一规则迈出关键一步。
事件
- 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
根据中核集团方面消息,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了挂牌成立大会。该公司为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是推进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同日,中国核电发布公告称拟参股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0亿元。公告提及,中国聚变公司目前为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向这家新成立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
- 晶澳科技将出售美国光伏工厂
当地时间7月22日,pv magazine发布报道,称中国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已决定将其美国亚利桑那州2GW光伏组件工厂出售给美国康宁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merican Panel Solutions。据悉,晶澳的美国工厂于2023年启动建设,据称投资超过6000万美元,彼时美国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IRA)出台,承诺为光伏等清洁能源上下游提供补贴、税收抵免,一度引发中国光伏企业赴美建厂热潮。此前该工厂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投产,后公告推迟至2024年四季度,其后消息阙如。今年以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后,清洁能源产业补贴面临提前终结等窘境,市场数度传出消息称晶澳科技将出售其美国工厂,在此前公布的财报中,晶澳科技方面也披露其主体为光伏工厂资产的美国子公司已于3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这并非光伏中企首次出售旗下美国工厂,去年11月,正值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之际,天合光能即公告称与美国上市公司FREYR达成资产置换和经营合作,出售即将投建的得克萨斯州5GW光伏组件工厂,同时交易获得买方股权。
- 高景太阳能宣布BC组件量产落地
7月21日,高景太阳能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旗下BC光伏组件量产落地的消息。据悉,此次投产的是该公司的广州基地2GW BC组件项目,上游使用目前BC双龙头之一爱旭股份的BC电池片。今年以来,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代表,BC光伏电池、组件产能陆续释放,市占率逐步提升,高景太阳能BC产品的投产也代表了更多厂家在跟进。据了解,高景太阳能目前还计划在四川宜宾投建一条新的BC组件产线。(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