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医保局明确集采反内卷 关注医药板块重估机会

2025年07月30日,16时28分03秒 投资建议, 港股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深化医保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其中医保局提出,在第11批集采中,医保局将坚持“反内卷”的原则,并进一步优化了集采的规则,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过去集采对医药行业药品价格的影响较大,后续随着价格预期的逐步稳定,医药行业的盈利有望逐步改善,建议关注医药板块重估的机会。

中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医保局明确集采“反内卷”

会议中,医保局指出,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医保局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并进一步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过去虽然医保局也曾多次提出集采不以最低价为目的,但此次会议更加明确了相关的具体措施,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在规则下,医药行业的集采价格有望逐步改善。

集采“反内卷”有望逐步提高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

截至到目前,国家层面共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但过去的集采方式更多以“以价换量”的方式为主,低价企业获得更多的药品份额,这使得企业报价相对较低,导致的结果:一方面使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药品的质量也出现问题。但随着后续医保局集采“反内卷”措施逐步完善,企业药品价格的竞争有望逐步回归良性,伴随药品价格的企稳,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医药企业逐步走出集采影响,关注医药板块的重估机会

当下医药板块,一方面政策端的态度正在逐步转向,集采规则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医药板块经过几年的研发投入,再研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并且近期医药行业海外BD的趋势正在加速,这也进一步体现出当下我国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医药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伴随后续政策面以及企业盈利面的逐步改善,医药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的机会。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具备稳健增长的领域。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最先经历集采的板块,不少品种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尤其是医疗耗材领域,行业的成长性伴随新产品的上市有望持续,继续重点关注。器械领域建议关注佰仁医疗(688198.SH)、三友医疗(688085.SH)、康为世纪(688426.SH)、大博医疗(002901.SZ)、爱康医疗(01789)、威高骨科(688161.SH);眼科:爱博医疗(688050.SH);心脑血管:惠泰医疗(688617.SH)、心脉医疗(688016.SH)、乐普医疗(300003.SZ);药品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SH)、信立泰(002294.SZ)、京新药业(002020.SZ)、仙琚制药(002332.SZ)、康辰药业(603590.SH)等标的。

2)25年,CXO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随着国内投融资以及财政政策的向好,后续有望逐步迎来反转,建议关注CXO:阳光诺和(688621.SH)、益诺思(688589.SH)、昭衍新药(603127.SH)、美迪西(688202.SH)等标的;设备板块建议关注:联影医疗(688271.SH)、迈瑞医疗(300760.SZ)、开立医疗(300633.SZ)等标的。

3)创新领域伴随24年国家医保谈判的逐步落地,建议关注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相关标的,以及未来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如: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科伦博泰(06990)、百利天恒(688506.SH)、贝达药业(300558.SZ)、迈威生物(688062.SH)、诺诚健华(688428.SH)等标的。

其他方面,建议关注中药:同仁堂(600085.SH)、昆药集团(600422.SH)、天士力(600535.SH)、马应龙(600993.SH)等;原料药:华海药业(600521.SH)、司太立(603520.SH)、普洛药业(000739.SZ)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300015.SZ)、通策医疗(600763.SH)、海吉亚医疗(06078)、三星医疗(601567.SH)等;疫苗百克生物(688276.SH)、智飞生物(300122.SZ)、康希诺(688185.SH)等;零售药店:健之佳(605266.SH)、大参林(603233.SH)、益丰药房(603939.SH)等。

风险因素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