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侨城强迫员工跟投 项目停工本金难返还

2025年07月30日,11时31分13秒 科技新知 阅读 5 views 次

DoNews7月29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深圳华侨城集团深陷舆论漩涡。这家以文旅地产闻名的央企,被曝通过强制跟投制度套牢员工资金,多名前员工反映参与项目跟投后,因地产项目停工、销售停滞,累计数亿元本金难以返还。

其中,前员工王田(化名)的遭遇尤为典型:2021年投入8万元跟投资金,至2025年仅收回9000元,而此时他已因公司裁员失去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华侨城的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根据《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涉及项目公司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关键骨干员工等核心岗位。

文件明确规定:强制跟投人员若未足额缴纳本金,其所在项目公司及二级单位将被扣除5-20分绩效考核得分。这种“不跟投就扣绩效”的隐性强制,让员工陷入两难。“2021年地产行情已明显下行,但公司仍要求我们参与跟投。”

王田回忆,当时项目所在地块周边房价开始下跌,同事们普遍担忧风险,但“不配合可能丢工作”的压力迫使多数人选择妥协。据内部统计,2019-2024年间,华侨城累计实施跟投项目超50个,涉及员工资金规模逾20亿元,其中近半数项目因市场低迷陷入亏损。

根据华侨城跟投制度,员工本金返还需满足两个条件:项目整体累计经营现金流回正,可返还最多80%本金;项目签约销售面积达90%,返还剩余本金。然而,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这些条件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以王田参与的某深圳项目为例,该项目原计划2023年竣工,但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2024年便全面停工。截至2025年7月,项目销售率不足30%,且因土地抵押纠纷无法复工。“按照当前去化速度,即使市场回暖,至少需要10年才能达到90%销售率。”某地产分析师指出。

更令员工绝望的是,华侨城在2023年修订的《跟投管理办法》中虽明确“被动离职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但实际操作中仍以“项目未清算”为由拒绝兑付。前员工李娜(化名)表示:“公司法务声称‘文件中的‘原则上’不构成强制承诺’,我们投诉无门,法院也以‘未达强迫程度’驳回诉讼。”

华侨城的困境折射出行业寒冬下的普遍焦虑。据公司年报披露,2021-2024年间,其在职员工数量从24526人锐减至19591人,裁员规模近5000人。其中,大量被裁员工恰是跟投制度的参与者。

“我被裁时,公司连补偿金都拖欠了三个月,更别提返还跟投本金。”前员工张磊(化名)透露,其参与跟投的某成都项目因规划变更停工,12万元本金已沉没四年,“现在每月还要还房贷,孩子学费都成问题”。

面对舆论质疑,华侨城回应称:“跟投属投资行为,需共担风险。”但员工们指出,公司从未充分披露项目风险,且在2021年后仍强制要求员工跟投亏损项目。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房企跟投的初衷是激励团队,但在行业下行期,强制参与、流动性锁死、兑付条款单方面修改等问题,已让制度异化为对员工权益的侵害。”

(来源:DoNews)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