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版「三峽x3」來了!概念股狂飙,或改寫我國能源版圖原創

2025年07月21日,15时40分30秒 港股动态 阅读 2 views 次

西藏版「三峽x3」來了!概念股狂飙,或改寫我國能源版圖

原創

日期:2025年7月21日 下午2:54作者:遙遠 編輯:Annie

近日,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基建工程之一的雅魯藏佈江下遊水電工程(下稱「雅下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正式舉行。

從20世紀50年代的早期構想與初步勘探,到90年代的繫統規劃,再到如今的戰略明確與工程落地,雅下水電工程的籌備工作歷時大半個世紀,如今終於從藍圖走進現實。

此次工程投資規模巨大,總投資高達約1.2萬億元人民幣,為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項目,對於水泥、基建、鋼鐵、電力及爆破等多個行業來說屬萬億級利好。

7月21日,香港資本市場上的相關概念股迎來狂歡。

截至發稿,水泥板塊的華新水泥(06655.HK)狂飙79.04%,山水水泥(00691.HK)漲超15%;電氣設備板塊的東方電氣(01072.HK)亦狂飙61.86%,東北電氣(00042.HK)漲38.78%,哈爾濱電氣(01133.HK)漲超27%;西藏本地股西藏水資源(01115.HK)漲27.5%;基建板塊的中國能源建設(03996.HK)、中國鐵建(01186.HK)等股紛紛大漲。

相當於3個三峽的超級工程

資料顯示,雅魯藏佈江下遊被譽為「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其中,雅魯藏佈大峽谷北起米林縣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至墨脫縣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長504.9公里,最深處達6009米,是公認的世界最長、最深大峽谷,僅這一河段就匯集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水能資源。

西藏版「三峽x3」來了!概念股狂飙,或改寫我國能源版圖原創

加上各大支流,雅魯藏佈江水能藏量可達1.1億千瓦,約佔中國水能總藏量的六分之一,僅次於長江。

雅下水電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境内,雅魯藏佈江大拐彎下遊河段。開發方式採取「截彎取直+超長隧洞引水」方案,佈置5座梯級電站,其中核心為墨脫水電站。

這個投資超萬億的超級大工程,預計總裝機容量達7000萬至8100萬千瓦。這個規模有多大呢?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目前,位於湖北的三峽水電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建設耗資約2000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約2250萬千瓦。由此計算,雅下水電工程預計總裝機規模將相當於3座三峽水電站。

此外,雅下水電工程落成後,預計每年發電量將達3000億千瓦時,同樣約相當於3座三峽水電站的發電量。按每戶家庭年用電2000度計算,可滿足1.5億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國家領導人在西藏調研時強調,雅下水電工程體量大、週期長、影響遠,堪稱世紀工程。要積極應用先進技術、裝備、工藝、材料等,為高質量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並引領相關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有望重塑我國能源格局

2020年9月,我國提出「雙碳」戰略: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水電在碳中和戰略中扮演著關鍵性、不可替代的角色,對於深入推進「雙碳」戰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大意義。

儘管近年來風電及光伏裝機量迅速增長,但水電發電量才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水電發電量佔總發電量13.55%,而風電及光伏發電量佔比均不到10%。

西藏版「三峽x3」來了!概念股狂飙,或改寫我國能源版圖原創

眾所週知,風電、光伏的缺陷是間歇性和季節性波動,而水電具有快速響應和儲能功能,可靈活調節能力彌補風光發電的波動性,成為電網穩定性核心之一。特别是「水電+抽蓄」的組合,是未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網的「穩定器」。

雅下水電工程工程被我國官方定位為「世紀工程」「新時代標誌性工程」,其建設週期預計10-15年,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項目。根據規劃,雅下水電工程建成後,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雅下水電工程規模如此龐大,建成落地後,有望加速重塑我國能源格局。

努曼陀羅商業戰略咨詢創始人霍虹屹表示:「該工程不僅有助於優化全國能源結構、提升非化石能源佔比,也將極大增強我國西南水電的戰略調度能力,為構建‘全國一張網’的統一電力市場提供強大支撐。」

預計工程投產後,我國清潔能源結構將得到顯著優化,非化石能源佔比將明顯提升,水電將成為風光發電的重要調節電源,形成「水風光儲」一體化能源體繫。

資料顯示,雅下水電工程每年提供的約3000億度綠色電能,相當於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5億噸,減少標煤消耗超9000萬噸,將顯著推動我國「雙碳」目標。此外,該工程每年發電量相當於1.5億噸石油的能量,可緩解我們對進囗能源的依賴。

摩根士丹利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雅下水電工程覆蓋範圍内的主要受益方可能包括特高壓輸電設備企業、水電站工程公司及核心水電設備製造商。該行同時看好「水光風互補基地」的發展潛力——可在枯水期借助太陽能及風能,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穩定輸出。

(来源:财华社)

相關文章

46分鐘前
又一大單落地!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大漲,板塊投資機遇凸顯?
1小時前
審查馬斯克,起訴傳媒大亨默多克,特朗普索賠百億!
6小時前
一圖解碼:内存互連芯片龍頭赴港謀「A+H」 瀾起科技營利雙增
前天
上半年利潤最高預增94.8%!週黑鴨「鴨貨」又行了?
前天
【IPO前哨】PCB龍頭廣合科技擬衝刺A+H,算力領域收入佔7成
前天
港股遊戲股業績預告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愁!
前天
流媒體巨頭的估值謎題:奈飛的狂奔能否匹配市場熱捧?
前天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齊漲!SaaS概念、穩定幣概念表現活躍
前天
近日股價累漲近30%,樂道L90將撐起蔚來的未來?
前天
【A股收評】資源股狂飙日!鹽湖提鋰、稀土股領銜大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