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降97%!元祖股份毛利率63%却巨亏,“烘焙第一股”的高价模式被谁掀了桌?
在烘焙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曾凭借“精致礼品名家”定位在烘焙市场独树一帜的老牌巨头元祖股份(603886.SH),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近日,元祖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0万元至148万元,同比下降96%-97%;扣非净利润亏损2980万元至4400万元,由盈转亏。
从2016年摘得A股“烘焙第一股”的高光时刻,到2023年营收与净利润仅实现微弱增长,再到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颓势,再到出现亏损,元祖股份的发展曲线清晰地映照出传统节庆礼品模式已然触及增长天花板。
当Z世代消费者对“仪式感”的需求逐渐向社交属性与体验价值倾斜时,即便是元祖股份这样的行业标杆,似乎也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
旺季三季度却“失速”,全年负增长
元祖股份,其全称为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正式成立,总部设立在上海。作为一家全国连锁经营的烘焙企业,公司核心业务涵盖烘焙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专业打造蛋糕、月饼、中西式糕点等各类烘焙产品,并于2016年12月28日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成为上市企业。目前,元祖股份的主要产品线分为四大系列,分别是蛋糕、月饼、水果以及其他中西式糕点。
在元祖股份的营收结构中,中西式糕点礼盒是核心收入支柱。2024年,该品类收入规模达到12.12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五成。这类礼盒产品的差异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它同时覆盖了B端企业采购与C端个人消费的双重市场需求,实现了客群的广泛覆盖;其二,收入表现具有极强的节日依赖性,尤其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期间,销量与营收会出现集中爆发,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波动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以来第三季度都是元祖股份的营收“黄金期”。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0.8亿元、10.84亿元和9.42亿元,在全年营收中的占比依次为41.75%、40.77%和40.75%,始终稳定在四成左右的高位水平。



相较于营收,第三季度对净利润的贡献更为突出。近三年,元祖股份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占全年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分别高达88.72%、92%和88.35%,这意味着公司全年的净利润几乎都来自第三季度的业绩贡献。这种季节性特征与中西式糕点礼盒的消费场景高度相关——中秋等重要节日集中在第三季度,直接推动了礼盒产品的销量激增。

然而到了2024年,这一关键季度的业绩表现却迎来转折:单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滑13.15%和13.11%,其中营收降幅更是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同期的最低纪录。从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西糕点礼盒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5.55%;而作为营收重要贡献期的第三季度,这样的成绩或成为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的核心因素之一。
时间来到现在,根据元祖股份4月25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1.65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839.4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情况也并未好转。
元祖股份预计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6%-97%;扣非净利润亏损2980万元至4400万元,对于公司业绩变动原因,元祖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受宏观消费市场需求承压、行业竞争态势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优化市场布局,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南部市场,同时对成熟市场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实施优化闭店。鉴于新市场开拓初期,营收增长尚未完全显现。同时新门店店铺租金、人员薪酬等固定费用投入较高,营业收入的下降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
高毛利率下却陷增长困局
在销售淡季,本应凭借高毛利率支撑业绩的蛋糕产品也未能扛起增长大旗。2024年,元祖股份的蛋糕产品销量同比下滑11.37%,实现收入9.55亿元,同比下降8.35%;不过由于同期营收成本降幅更大,使得毛利率被动提升2.15个百分点,达到71.3%。对于蛋糕业务毛利率的小幅增长,公司解释称主要得益于2023年底对蛋糕产品进行的微调价策略。


事实上,元祖股份向来以产品的高毛利率为核心优势,早在2020年,公司还在年报中特意将自身毛利率与85度C、克里斯汀、桃李面包等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提升1.28个百分点至63.33%,但这种依赖产品溢价维持的高毛利率,在收入规模持续收缩的背景下,已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利润增长。
元祖股份自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便以“直营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快速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品牌门店数量就已经达到762家,覆盖全国83个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元祖股份在经营层面也在积极推进调整。2024年,元祖股份关闭了40多家门店,这一调整直接导致当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大幅下降17.93%,仅为4.12亿元;从全年来看,公司线下门店实现收入8.3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82%。

品牌信任危机
追溯整个发展历史,元祖股份在过往发展历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供应链管理存在明显漏洞,问题频发。
元祖股份长期采用的节庆礼券模式高度依赖预收款,但库存调度与市场需求预测之间的失衡问题始终较为突出。
例如2023年端午期间,部分门店因礼券兑换量突然激增,导致粽子礼盒库存告急,无奈之下只能用高价水果替代礼盒进行兑换,这一操作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与投诉。更早的2013年,元祖股份郑州门店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因库存短缺,竟将3个芒果标价138元用于抵偿礼券债务,这类事件直接暴露了其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与应急能力的不足。
其次是品牌舆论危机持续不断,直接侵蚀品牌信任度,其中以频发的假冒元祖股份蛋糕事件最为典型。
2024年,杭州一名消费者通过非官方渠道订购元祖股份蛋糕时,遭遇“二道贩子”用街边小作坊的产品冒充正品。此类事件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严重削弱了元祖股份作为“高端礼品名家”的品牌溢价与市场信任。
烘焙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单纯依靠先发优势和品类红利的时代已然过去。元祖股份的挣扎与探索,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阵痛,更折射出传统消费品牌在时代浪潮中“破茧重生”的艰难。
未来能否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不仅决定着元祖能否重拾往日辉煌,更将成为观察传统品牌如何穿越周期的重要样本。而当下的每一步调整,都在考验着这家老牌企业对市场的理解、对自我的革新,以及对未来的勇气。(《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