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数智赋能!在老工业基地见证数智化汽车制造新活力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数智赋能!在老工业基地见证数智化汽车制造新活力
7月中旬,吉林省长春市,“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来到了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厂区。
走进工厂,一幅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汽车制造场景映入眼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电驱车间星罗棋布,工业机器人手臂升降旋转,自动导航运输车往来穿梭,智能控制屏幕上数字闪烁,在自动化机械与专业人工的配合下,每54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顺利下线。
据中国一汽工程技术部总装技术高级主任张国龙介绍,红旗繁荣厂区自2021年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平均每天有约1000台汽车从这里走下流水线。“为满足红旗品牌布局及新品导入需求,红旗繁荣厂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系统纵向集成以及多系统横向融合,打造了设备故障自感知、生产控制自适应、质量预测自学习、能源管控自决策的智能制造模式。”他说。
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厂区焊装车间。(受访者供图)
目前,在红旗繁荣厂区的五大车间中,冲压生产线全过程自动化率达71.4%,焊装生产线的739台机器人可实现焊接自动化率100%,涂装生产线的7轴机器人可达率提升15%,总装生产线能够实现A级到C+级全平台柔性生产,工厂的智能化水平处于行业前沿。
中国一汽素有“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的美誉。1953年7月15日,它的前身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市举行奠基典礼,经过3年艰苦努力,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这里正式下线。
如今,诞生于中国一汽的解放、红旗等民族汽车品牌在数智化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国一汽总部的展区,记者参观了最新的红旗“天辇1号”飞行汽车、全新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等“黑科技”产品。在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记者参观了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最新数字技术的生产线——通过整车智能在线标定、车架自动卸货及智能编组、功能孔位智能激光打刻等技术,一辆辆解放第七代产品在这里平稳下线。
据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天工平台C平台项目PDT经理禹真介绍,近年来,中国一汽在AI芯片、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线控底盘等智能汽车核心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禹真说。
随着数智化技术赋能加速,中国一汽也迎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6月,中国一汽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生产整车155.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自主品牌销量突破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突破14.5万辆,同比增长95.5%;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保持合资阵营领先地位。
中国一汽数智化转型的背后是国家和地方持续有效的政策赋能。“汽车产业作为长春市的支柱型产业,是制造业转型突破的‘主战场’。”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宋绍忠在接受采访时说。2022年,“长春市汽车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集群产值规模达到4611亿元。
根据《吉林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吉林省正在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来源: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