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2025年07月14日,22时09分5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题:培育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八

新华社记者

市场,机遇的代名词,企业的生命线。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市场如水,企业如鱼,水活则鱼跃。记者在近期采访中发现,各地各部门打出一系列强基础、补短板、通梗阻的“组合拳”,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经营主体蓬勃生长,推动中国经济绽放更充沛的活力、收获更强劲的韧性。

促进竞争,打造公平“大舞台”

6月10日,浙江苍南,三澳核电项目建设迎来关键节点:1号机组“热试”圆满完成,为后期高质量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在这里,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实现“破冰”,占股2%;去年8月,国务院核准包括浙江三澳二期在内的五个核电项目,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且参股比例提高到了10%。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5月的数据显示,有的核电项目民资参股比例已达20%。

“核电‘大门’向民间资本越开越大,不仅给予核电产业链民营企业直接投资机会,也有利于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充分发挥作用。”参股投资核电项目的民企银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建新告诉记者。

2%、10%、20%,“民资入核”企业越来越多、参股比例跃升的背后,是市场准入壁垒有效破除、企业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

一张张不断“瘦身”的清单,展现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前迈进的稳健步伐——

从2018年出台至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历经4次修订,事项数量由最初的151项压减至目前的106项,压减比例约30%;《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将限制措施缩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一批行业龙头、新晋“黑马”不断涌现;前5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18家,同比增长10.4%,中国依然是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对于中国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促进更加一体化的商业环境而出台的改革举措,我们非常欢迎。”在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看来,随着这些改革开放措施切实落地,中国市场的透明度、活力和效率将继续提升,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的信心。

既要搬开体制机制的“拦路石”,也要消除创业兴业的“隐形门”。

“我们公司主业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制作标书,从企业经营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给招投标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河南必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席金海说,一些客户反映随着强化公平竞争的举措落实落地,过去竞标中一些不合理的资质、业绩、奖项要求等被取消,门槛低了、成本降了,市场更加公开透明。

数据印证了企业的感受。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今年1月至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的项目民企中标数量占比超80%。

降本增效,增强发展新优势

走进位于四川省广安市与重庆市渝北区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连片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体制机制“软接轨”,过去几年间这里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的省级新区,改革成果不断涌现,新区发展生机勃勃。

“过去我们办社保要去广安邻水县城办,来回得两个多小时,现在去不远处的跨省域综合政务服务大厅就能办,来回加上办事也用不了十分钟,便利了企业经营、降低了成本。”谈及改革红利,新区企业四川勇图精创汽车有限公司行政部部长阳烟芸深有感触。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各类经营主体意味着什么?

是更畅通的资源配置——

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赛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所需资金多、时间长,过去因缺乏抵押物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2024年,获悉广州“信易贷”平台与当地建行联合打造了“诚信经营贷”产品后,企业尝试提交了融资申请,成功获批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没想到能这么快批下来,而且贷款额度后续还可以随着企业发展而提升,这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嘉检医学财务总监许周统说。

他口中的“信易贷”是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一项政策工具。为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让信用好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更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约5500万家企业注册并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提出融资相关需求。

是更高效的商贸物流——

72小时!这是一杯牛奶从南半球牧场到中国消费者餐桌所需要的时间。

得益于“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以及各地畅通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打破市场分割的举措,新西兰纽仕兰乳业的鲜奶产品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并迅速从一二线城市铺货到四五线城市。

“中国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务实举措,给外企投资中国带来了切实的利好。”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盛文灏说。

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最近,刺梨汁、刺梨原浆等产品屡屡成为电商平台爆款,不少消费者喜欢上了这些源自深山水果的产品。

“上线两年多,东方甄选刺梨原汁累计售出超1930万瓶,相当于加工了约1.15亿颗刺梨果。”东方甄选有关负责人说,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直播电商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卖全国”的痛点,推动区域特色经济融入国内大循环。

精深加工,产销衔接,打造品牌……多方共同努力下,刺梨正实现从深山野果向百亿产业的蝶变。这也正是各类企业不断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的生动写照。

激励创新,激发内生新动力

不久前,由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银河航天组建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构建星地融合5G试验网络“小蜘蛛网”……政策暖风吹拂,我国商业航天不断迎来新突破。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市场准入利好叠加产业链协同效应,让更多企业看到了商业航天领域的机遇,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企业也能更有效地整合全国资源,牵引传统工业升级,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并惠及区域经济发展。”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表示。

作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家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的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从2018年的100余家拓展到如今的1300余家,正以每3天一颗星的速度编织太空基建网。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创新资源、更多的创新场景、更低的创新成本。

中药材种子是中药产业的“芯片”。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高起点发展种业作为提升产业基础的重要着力点。

与湖南企业合作推进三七分子育种,携手四川企业开展贝母良种采种和育苗研究,联合云南农科院进行红花研究……依托新成立的种业公司,云南白药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广泛合作,促进创新资源集聚,缩短科研攻关周期,助力中药材产业向新而行。

飞驰在神州大地的“复兴号”动车组,一列需要4万多个零部件,整条产业链串联起6900余家“链企”。

“我们对供应商没有区分国企、民企等,对所有供应链上下游经营主体均一视同仁。”中国中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应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中车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

“在人力资源流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期待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类不公平现象”“希望对新业态新模式更包容,为创新提供成长试错空间”“要花力气破除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采访中,企业的期待,正是未来改革攻坚的发力点。

(来源:中证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