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只爆款基金陨落的5年:鹏华基金、闫思倩的奋力挣扎与无奈

2025年07月11日,14时59分12秒 国内动态 阅读 7 views 次

来源:简盈财观

看一只爆款基金陨落的5年:鹏华基金、闫思倩的奋力挣扎与无奈

鹏华基金与总裁邓召明

闫思倩,近两年鹏华基金的“顶流”基金经理之一。

曾经因押中新能源一战成名化身“新能源女神”,又随着行情大幅回撤而遭疯狂吐槽。

最近两年,闫思倩转身机器人赛道成为新一轮赢家,风头正盛。

过去一年,她的代表产品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收益超100%,今年以来收益超40%同类居前,因“业绩突出规模暴涨”,仅仅一季度就申购百亿份,直接膨胀为“百亿基金”。

时下,闫思倩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7月8日晚,她执掌的‘爆款名基’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增聘基金经理,再度聚集公众目光。

鹏华创新未来,诞生于2020年基金大行情,五年来历经跌、跌,跌跌不休,最大跌幅近70%

近两年在闫思倩的管理下,先跌后升,近一年涨了45%,大幅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这只基金,命运多舛,从风光无限的爆款产品到规模骤减、巨亏三四十亿元,如今,似乎显现了一点点曙光。

既是基金大周期的时代缩影,也有两代顶流基金经理的奋力挣扎和无奈

- 1 -

鹏华创新未来,增聘王子建与闫思倩共管

7月8日晚,鹏华基金公告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增聘基金经理王子建。

看一只爆款基金陨落的5年:鹏华基金、闫思倩的奋力挣扎与无奈

这只基金原为闫思倩单独管理,如今,与王子建共管

公告未披露增聘原因。

王子建,10 年证券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年限3.36年,此前在管规模0.16亿元,仅管理鹏华远见精选混合发起1只基金,但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36%。

王子建曾任职于嘉实基金,深耕TMT及新兴产业研究,擅长科技与成长股投资。

“双基金经理”模式的引入,算是一个新动向,希望能在行业覆盖、个股挖掘和风险控制上形成互补,提升组合管理效率。

- 2 -

鹏华创新未来,坎坷五年路

2020年,在基金大时代序幕中,王宗合一跃而起成了鹏华基金的“顶流”。

凭借着2019年抓住白酒行情,名下管理的鹏华消费优选、鹏华养老产业两只基金业绩亮眼,荣膺双料金牛基金经理。

2020年7月,鹏华基金新发行的鹏华匠心精选首日认购金额1371亿元,原本300亿限额一天募集完毕,创下最高认购纪录,震惊基金圈。

“千亿疯狂认购”成为前无古人的标志性事件,裹挟着造星运动,帮王宗合贴上“国民基金经理”的标签。

“春风得意马蹄疾”,鹏华基金趁势再为王宗合发行了一只爆款“蚂蚁基金”。

这就是鹏华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基金,2020年9月发行,号称“蚂蚁基金”,即计划参与蚂蚁上市股份的战略配售,五家同题基金的最爆款。

随着蚂蚁上市计划流产了,这只规模120亿、封闭18个月的基金开始“命运多舛”的日子。

国民基金经理王宗合的滤镜也层层卸下。

经过18个月封闭期后变更为鹏华创新未来LOF,基金净值跌到0.6,亏损高达40%;到王宗合卸任的2023年3月25日,基金跌幅44.73%。

然而,这不是最后。

被视作王宗合“接班人”的闫思倩接手后,鹏华创新未来净值再度下跌。

2024年2月初基金净值一度跌破0.27,最大跌幅73%。

一直到2024年9月大行情后,才开始逐渐回升。

鹏华创新未来LOF的规模,也是一路向下,从80亿、70亿、60亿,一路跌到最低仅有16亿规模,腰斩、再腰斩。

“本来是冲着战略配售来的,结果却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封闭式基金,现在转型成了普通的混合基金,那可能就不值得买了。”

基民夺路而逃,主要和投资预期的偏差有关。

“回本无望,割肉不忍”,坚守的人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据可查数据统计,

自2020年至2024年年报显示,该产品投资收益为累计亏损34.11亿元,其中,2024年鹏华创新未来终于为基民赚了3.49亿元。

鹏华创新未来,从成立286.6万户募集119.99亿元,持续降为去年年底97.1万户、资产规模21.76亿元。

同期,鹏华基金收取的2.17亿管理费,也一直被诟病。

- 3 -

王宗合时代,空顶“创新未来”名头

鹏华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期,2022年3月29日届满,之后转为开放式基金。

2022年转为开放式基金后,该基金主要投资于银行、白酒、医药及新能源等行业,前十大重仓股的调仓幅度不大,一直到2023年3月25日王宗合卸任。

鹏华创新未来,在王宗合时代,重仓股中出现最多的是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古井贡酒等均被重仓。

曾经有人质疑,“谁能告诉我银行、白酒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顶着“创新未来”的名头,重仓股中创新企业含量低,未来就如同被迷雾遮住了路,看不清方向。

王宗合被成功打造成“国民基金经理”之后,在管基金业绩均有大幅回撤。

王宗合曾在季报中做了反思,

心态太过于保守,我们错失了在市场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去买入长期看好的优质股票的时间窗口,参与度不够大,因此净值的反弹和市场相比显得较弱。”

当年的王宗合也积极拓展“能力圈”,不过结果不太如愿。

比如,2021年三季度,药明康德、隆基股份出现在鹏华创新未来的前十大重仓股;四季度,宁德时代比亚迪进入前十大重仓。

王宗合买入后,这些公司纷纷开始下跌。药明康德在2021年7月16日创下高点后持续下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四季度创下高点后下跌。

下跌后,王宗合也没有秉持长期持股的作风,持仓一个季度就大幅减仓,又错过了反弹。

2022年一季度,王宗合将宁德时代的持仓减半,比亚迪和隆基股份则直接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

而两只股票在二季度全部反弹超过50%,比亚迪更创下历史新高。

王宗合在新领域频繁“追涨杀跌”,损失惨重,投资者直呼“看不懂”。

鹏华创新未来季报中的解释:

我们认为有一部分公司的下跌是由基本面变化导致的,也有一些和基本面变化关系不大。

这个归因,哭笑不得。

- 4 -

闫思倩时代,豪赌AI

闫思倩,从王宗合手中接过鹏华创新未来。

彼时,闫思倩跳槽鹏华刚刚10个月,管理的鹏华新能源汽车,发行即高点,随着锂电、新能源一地鸡毛,这只产品也是跌跌不休,一度跌至4毛基。

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闫思倩就全部换成AI概念股,十大重仓股无一保留

当时她在二季报中表示,

看好数字中国的科技主线,“我们预计未来1—2年会有更多应用出现,中长期会为算例及应用领域带来快速成长的机会。”

但,不幸的是,AI概念股,闫思倩也是追高后一路下滑,鹏华创新未来一度成为3毛基。

“电车女神变身AI赌棍”,闫思倩一度被嘲笑。

不过,正是闫思倩“豪赌AI”,才让她2024年下半年逆风翻盘,摇身一变,又成了网友口中的‘AI美人’。

闫思倩是不是“豪赌AI”?

全部押注、敢于梭哈、且不太做防守的极致风格,的确让人怀疑,难怪业绩大开大合。

不过,闫思倩对AI科技投资,其实也是来自于对新能源中锂电需求的转移和跟踪。

只是,这种极致的风格,对于鹏华创新未来未必是好事。

- 5 -

结语

鹏华创新未来的五年,从光环照耀到深度亏损和规模缩水,历史包袱很沉重…

从王宗合到闫思倩,两代“顶流”基金经理,一路也在奋力拼进,但造星时代的单,终究还是要买的。

投资者满载着希望,然后经历失望、绝望,代价沉重。

如今,

“双基金经理”模式的引入,希望能带来更积极的变化。

责任编辑:江钰涵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