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稳定币支付的百亿美元“传说”?外贸人对此连连摇头

2025年07月10日,23时37分53秒 投资建议 阅读 5 views 次

近期有消息援引券商报告提及,区块链数据分析企业Chainalysis的分析表明,自2023年以来,义乌市场上的稳定币(如USDT等)在跨境支付方面的链上流通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约合717亿元人民币)。

然而,第一财经记者也发现,Chainalysis 的相关报告并无处可查,且研究数据来源亦无从考证。同时,接受记者采访的义乌贸易商以及多个服务欧美客户的中大型出口商表示,义乌外贸人都普遍比较“老派”,很少使用稳定币,而且传统方式能享受一定比例的退税,但稳定币支付不符合政策条件,失去显著成本优势。

山珀针纺织品(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皓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周遭的工厂或者外贸公司,基本没有使用稳定币来做交易。”

在他看来,传统外贸的主流收款方式是电汇和信用证(L/C),至于现在有很多跨境收款方式,包含连连、PingPong、Airwallex、Payoneer等,这些支付方式主打的是降低手续费外加外汇兑换更便利。不过对于传统外贸的工厂来说,几乎都会在境外设立银行账户,当前美元还是最主流的首选付款货币

义乌稳定币支付的百亿美元“传说”?外贸人对此连连摇头

义乌外贸人对稳定币并不熟识

7月初,一则“义乌超3000家商户月收稳定币10亿美元”的消息传开,而且提及华泰证券研报称,稳定币已成为义乌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估算2023年义乌链上稳定币流动超百亿美元。

然而,数据的可靠性取决于Chainalysis原始模型,但其并未公开。此外,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多篇来自华泰证券的稳定币相关报告,未有提及“百亿美元”这类字眼。

“百亿美元”的数量级似乎过大,原因在于,义乌的跨境支付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主要通过“义支付”(Yiwu Pay)平台完成,而相关渠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仅约为56.54亿元人民币(约合7.8亿美元)。

“尽管链上资金流向巨大,但现实中义乌的稳定币支付仍属边缘现象,仅为少数前沿商户采用。”某区块链交易所从业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上述机构研报中,唯有一份题为“稳定币将如何影响全球货币体系”的华泰证券报告提及义乌相关情况。其中指出,“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商店的实际价格已使用美元稳定币(USDT)标价。在世界小商品中心中国义乌,稳定币已成为跨境支付的重要工具”。

报告中还提及,“据Chainalysis统计,2023~2024年拉美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稳定币交易额同比增速均超过4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此外,俄罗斯、伊朗等受地缘政治影响的国家,底层稳定币交易量也呈指数级放大。在非洲,尼日利亚的拉各斯街头小贩用USDT购买中国手机配件;肯尼亚农民通过DAI接收欧洲客户的预付款。Chainalysis报告显示,202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稳定币交易量激增,在缺乏银行服务的地区,手机钱包里的USDT成为硬通货,甚至用于支付发电机燃油费以应对频繁停电”。

然而,义乌的稳定币具体贸易量级难以考证。多位义乌进出口贸易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并不知道身边存在用稳定币交易的商户或亲友。

义乌市赢嘉商贸总经理Wendy对记者称,“目前不太会用稳定币交易,主要还是通过连连、PingPong、小商品商城集团收款工具等,还有一些支付公司的工具也会使用,有些也会通过离岸银行账户收款,主要是收美元。如果用稳定币,兑换成法定货币时可能会出现反洗钱等问题”。

稳定币仍面临“骨感现实”

业内人士认为,稳定币看似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跨境支付的速度,尤其是近两年义乌外贸人时常会面临银行卡被“冻卡”的问题。但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稳定币并没有那么理想。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稳定币所能提升的跨境支付效率可能并没有大家预想的高。有研究指出实际成本可能接近1%,而非宣传的极低水平。同时,稳定币以主权货币为锚定基础,实为法币功能的延伸与扩散,无法颠覆其赖以生存的体系。

例如,有统计显示,完整的跨境支付流程还包括:稳定币的获取成本(即法法定货币换币的汇兑和手续费)、链上交易gas fee(总费用,可能随链的拥堵和行情波动)、稳定币的提现成本(将USDC换回当地法定货币的费用)、KYC/AML等方面的合规成本外汇波动或清算滞后的损失。这些加起来,才是真正的“总成本”,常常接近0.8%~1%。

当然,上述这些成本问题还没有完全穿透现实的阻碍。真实阻碍稳定币普及的主要因素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传统方式能享受6~13%的退税,但稳定币支付不符合政策条件,失去显著成本优势;企业融资凭证需求:银行贷款和展位申请都需要正规银行流水,而稳定币交易无法提供这类凭证;实际使用成本与风险:需要通过“U商户”中转兑换,汇差高达3~5%;商家担心因资金异动而被银行冻结账户;操作复杂,对接虚拟地址和钱包的门槛高。

传统外贸收款方式仍是主流

袁皓天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于传统外贸的主流收款方式无非就是几种。首先是电汇,汇出行接受汇款人委托后,以电传方式通知收款人当地的汇入行付款。其优点是汇款速度快,但费用较高。电汇又可分为前TT(发货前付清货款)和后TT(发货后买家付清余款,常见的是先付30%定金,见提单复印件付70%余款,即“跨国打款”)。

另一种就是信用证(L/C)。由银行依照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向第三者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的书面文件。其特点是信用证为自足文件,是纯单据业务,开证银行负首要付款责任。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降低了买卖双方的风险,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付款方式。

“这些都是中大型客户会使用的,基本上如果买方订单够大,都是用电汇的方式居多,至于现在有很多跨境收款方式,包含连连、PingPong、Airwallex、Payoneer等,这些工具的优势是可以降低手续费,而且货币可以比较便利地兑换。(外贸人)使用这类的跨境收款平台多数会是因为有做跨境电商,收汇款比较灵活,支付费用也容易,手续费也比较便宜。”袁皓天称。

但他也提到,传统外贸工厂通常会在境外设立银行账户,自主选择将收到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或持有美元存款,“这种操作更灵活,不受限于平台——平台毕竟有风险,资金由他人托管,大额汇款还需询问和提供资料。至于稳定币,我们周边的工厂或外贸公司基本没有使用的”。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稳定币使用较少的原因则在于,欧美的客户(品牌、零售商甚至进口商)都还没有这个举动,毕竟虽然是和美元1∶1锚定,但是对于公司来说还是有风险,且历史事件也证明,稳定币有时候可能并不稳定。

“欧美虽然大力推行稳定币,前景看好,但当谈论到支付的时候,更多人用的是美元收付,少数客户目前会用欧元——大多是欧洲客户,而且也不是全金额。”袁皓天称。

举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