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业绩上半年全面领跑 行情几乎量身定制?
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缘局势紧张与宏观政策扰动交织,A股市场在1月初与4月初遭遇阶段性杀跌后逐步震荡走强,上证指数上半年微涨2.76%,沪深300几乎持平。与此同时,港股强势反弹,恒生指数上涨近20%。这样的市场环境虽然不乏结构性机会,但整体波动频繁,对投资策略形成较大考验。然而,在不确定性中,百亿级私募基金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共有51家百亿私募披露了上半年业绩,平均收益率达到10.87%,显著跑赢沪深300。其中94.12%的机构实现正收益,充分体现头部私募在策略适应与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在上半年收益不低于10%的27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占据24家,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年市场整体走势偏弱,但风格明确、执行力强的私募在震荡行情中反而更容易脱颖而出,尤其是量化基金依靠模型在高波动中稳健运行,成为当之无愧的业绩领跑者。
量化策略全面胜出,技术优势下的规模竞争
在所有策略维度中,股票策略依然是私募基金的核心配置方向。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半年6495只股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达10.00%,5%分位数收益高达32.85%,远超市场主流指数。其中,量化多头产品表现尤为突出。1243只量化多头策略产品中,93.32%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高达15.42%,显著领先主观多头(9.23%)以及股票多空、中性等其他子策略。


百亿量化私募层面则延续强劲势头,上半年整体平均收益率达13.54%,不仅远超主观私募,更实现100%正收益。在有3只以上产品展示上半年收益的百亿私募中,位居前十的机构依次为:稳博投资、进化论资产、阿巴马投资、信弘天禾、天演资本、龙旗科技、宁波幻方量化、金戈量锐、黑翼资产、宽德私募。

这其中有9家为量化私募,仅进化论资产为“主观+量化”混合策略。稳博投资表现尤为突出,其不仅上半年收益拔得头筹,在近一年(56.09%)、近三年(42.39%)收益榜单中也分别位列第3和第9名,展现出强大的多周期稳定性。
量化策略的成功,得益于其对高频交易、因子模型、数据驱动的深度依赖。市场结构性波动加剧、小盘股活跃度提升,使得量化模型得以在阿尔法挖掘中实现更高胜率。一位长期跟踪百亿量化策略的投资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是量化交易非常典型的牛市,很多模型在小市值轮动和中证A500带动的情绪中反应极快,行情几乎为他们量身定制。”
此外,天演资本(近一年收益65.64%,排名第1)、龙旗科技(近一年收益58.30%,第2名)也是多周期冠军常客,分别在近三年和近五年榜单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幻方量化、龙旗科技是仅有的两家在上半年、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四个周期内收益均进入前十的私募机构。
主观策略仍待突围,风格化选股能力成关键胜负手
相比量化私募的全面爆发,主观百亿私募的上半年表现则相对低调。在14家有披露的主观百亿私募中,仅有2家收益超过10%,整体平均收益率为5.51%,虽优于沪深300,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明显劣势。收益表现相对突出的机构包括:日斗投资、和谐汇一资产、海南希瓦、中欧瑞博等。
其中,日斗投资在近五年周期内夺得收益冠军,收益达230.84%,也是近三年榜单中的第5名。公司董事长王文近日公开表示,当前A股正处于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重要阶段,娱乐产业和非银金融行业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配置方向。
东方港湾是另一家在主观策略中表现出色的机构,其在近三年收益排名中位列第6,收益率为47.24%。凭借对英伟达等美股科技股的坚定持仓,东方港湾在美股反弹行情中实现逆袭。据披露,其海外基金持有英伟达市值接近1.5亿美元,且在英伟达回调期间逆势加仓,最终获得显著回报。业内人士指出:“主观私募很难做到全面胜出,但优秀的基金经理通过大胆押注某些具爆发潜力的个股,确实可能逆风翻盘。”
而主观+量化混合策略中,阿巴马投资凭借较为灵活的资产配置策略,在上半年收益榜中排名第3,成为该类别中表现最亮眼的代表。
此外,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在全部4408只主观多头策略产品中,仅79.33%的产品实现正收益,低于量化多头的93.32%。尽管主观多头策略在5%分位数中收益达35.68%,在股票各子策略中排名最高,但其高波动、高依赖个股表现的特性,使得业绩稳定性与可复制性受限。
总体来看,主观策略的盈利依旧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在个股选择、时点判断方面对基金经理能力要求更高。一位资深FOF投资人向记者表示:“在缺乏系统交易优势的前提下,主观私募更应突出‘超额’而非‘平均’,否则难以与体量日益扩张的量化机构抗衡。”
衍生品与组合基金策略回归稳定
在风险偏好逐渐修复的过程中,债券、期货、组合基金等稳健型策略同样吸引了资金关注。上半年959只债券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为3.83%,其中90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4.37%,为所有策略中正收益占比最高者。尽管收益不高,但波动小、可控性强的特点使其仍受机构和高净值投资人青睐。
组合基金策略也表现稳定。上半年345只组合基金产品平均收益为6.05%,其中93.91%实现正收益。此类产品多为FOF形式,主要配置权益类母基金,以分散单一策略波动性为主,在震荡行情中具有防御功能。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则在今年迎来分化。整体来看,该类策略平均收益为3.82%,在五大策略中排名靠后,但内部高低差距显著。其中主观CTA产品表现最佳,312只产品平均收益为4.90%;而637只量化CTA产品仅为3.25%。这一差异主要源自主观CTA基金经理对商品趋势性机会的识别能力更强,能快速捕捉宏观驱动的行情变化。
此外,期权策略逐步显露韧性。166只期权策略产品中,正收益比例达77.11%,平均收益为3.94%。某专注波动率交易的基金经理表示:“今年波动性交易机会偏少,但期权策略在对冲和稳健增益方面显示出长期价值,未来若波动加剧,将成为配置的重要补充。”
而在更小众的“其他衍生品策略”中,23只产品平均收益高达5.84%,部分甚至超过29%,反映出该类策略在某些特殊事件和结构波动中具备较高弹性和阿尔法获取能力。
(来源:天天基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