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盤點】港股回購潮延續,回購企業增多、騰訊再「封王」原創
【年中盤點】港股回購潮延續,回購企業增多、騰訊再「封王」
原創
日期:2025年7月4日 下午3:15作者:遙遠 編輯:Annie
隨著2025年上半年的落幕,港股市場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格局中經歷了劇烈波動。
4月份,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恒指一度跌至19260點,但市場迅速反彈並收復失地。與此同時,科技與新興產業的崛起為港股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南下資金和外資湧入,推動恒指在上半年實現了20%的漲幅。
在港股市場經歷大幅波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為增強投資者信心,延續了2024年以來的回購潮趨勢。
回購企業數量顯著上升
中美關稅博弈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港股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願在今年上半年明顯增強。
根據Wind數據,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共有203家上市公司啓動了股份回購計劃,這一數字不僅明顯超過2024年上半年的185家,也接近2023年全年的205家。
在回購金額方面,市場呈現出「回購公司數量增加,回購金額同比下滑」的景象。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回購股份涉及的資金約為94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64.5億元下降了約25%。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2024年基數較高。
上圖所示,2021年至2024年期間,港股回購金額規模呈階梯式上升趨勢,2024年累計回購金額高達約2655億港元,涉及股份近百億股。原因是2024年許多公司(尤其是互聯網、金融龍頭)認為股價被嚴重低估,因此大規模回購以提振市場信心。
2025年上半年,隨著市場回暖,恒生指數回升,部分企業的股價已脫離底部區間,回購成本上升,因此一些龍頭公司減少了回購力度。儘管龍頭公司回購金額減少,但更多中小市值企業加入回購行列,使得整體參與回購的公司數量上升。
這表明,市場信心仍在擴散,更多企業認為其股價仍具吸引力。
天風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截至2025年7月1日,恒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TTM值為20.10,市盈率歷史分位數為8.95%,處於歷史較低估值水平。該行認為與此前互聯網公司更為看重股東回報水平不同的是,2025年中概互聯網重回進取和進化。
政策層面也是助推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數量回升的關鍵,2024年,港交所推進了庫存股機製改革,允許上市公司在符合注冊地法律及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將回購股份作為庫存股持有。
這些庫存股可用於再出售、員工激勵、並購支付或紅股發行等,這一改革顯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資本管理靈活性,也推動了更多港股上市公司加入回購隊伍。
騰訊再封回購王,消費及醫藥股興趣上升
多個行業巨頭引領了2024年以來的港股回購潮,而互聯網科技股金融藍籌板塊為回購的主力軍。
今年上半年,騰訊控股(00700.HK)、匯豐控股(00005.HK)及友邦保險(01299.HK)等行業巨頭回購金額依然居港股上市公司前列。這些企業不僅回購次數多,且回購規模龐大。
Wind數據顯示,騰訊今年上半年繼續穩居回購金額規模榜首,涉資高達365.4億港元;其次是匯豐和友邦,分别回購了約187億港元及約150億港元。這三家公司合計回購額佔港股市場總回購額超過74%,而前十名回購額佔比則超過港股總回購額的近90%。
「回購王」騰訊此前已連續三年穩居港股回購金額榜首,在2024年年報中,騰訊還宣佈2025年繼續增強股東回報,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的股份。
分行業看,港股回購的主力軍仍是互聯網巨頭和金融巨頭企業,但部分消費和醫藥企業也加大了回購力度。
今年上半年,消費賽道的安踏(02020.HK)、名創優品(09896.HK)和蒙牛(02319.HK)分别回購了6.98億港元、2.6億港元及1.97億港元;醫藥領域的藥明生物(02269.HK)回購了超6000萬股,金額達11.1億港元,石藥集團(01093.HK)則回購了近3億港元的股份。
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些企業今年上半年的回購金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藥明生物去年同期並無回購動作。受市場波動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消費及醫藥等板塊股價出現回調或被低估的情況,部分現金流充裕的企業在市場回升時積極回購股份,這一行為進一步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
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港股回購潮升溫,顯示出公司管理層對自身價值的信心。回購行為不僅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還能改善財務狀況,提高股東回報。
結尾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的回購潮,不僅反映了企業對自身價值的信心,也顯示出市場整體信心的回升。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環境的改善,港股市場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未來,隨著更多企業加入回購行列,港股市場有望繼續保持活躍,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機會。
(来源:财华社)
上一篇新聞
相關文章
- 1小時前
- 9分鍾小鵬G7大定破萬輛!投資者為何用腳投票?
- 1小時前
- 又一家SPAC公司退市!曾風靡一時SPAC不香了?
- 1小時前
- 阿里發可轉債募百億,高明之處在哪?
- 18小時前
- 上半年業績預增,吉宏股份竟上演「高開埋人」慘案?
- 19小時前
- 【IPO前哨】石頭科技在港股市場能否改命?
- 22小時前
-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齊跌!新消費概念股普跌,醫藥股走強
- 23小時前
- 【年中盤點】「瘋狂」機器人!半年融資超去年,迎來上市熱潮
- 昨天
- 房貸「商轉公」!多地松綁公積金激活樓市,内房股普漲
- 昨天
- 【IPO前哨】腳踩三大黃金賽道,億緯鋰能擴張野心背後的困境
- 昨天
- 鋼鐵股集體爆發,重慶鋼鐵股份飙漲91%,行業困境反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