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SPAC公司退市!曾風靡一時SPAC不香了?原創
又一家SPAC公司退市!曾風靡一時SPAC不香了?
原創
日期:2025年7月4日 下午2:04作者:瓶子 編輯:Annie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火熱空前,屢現「爆發式」集體行動——單日曾錄得16家企業同時遞表、6家齊招股的罕見盛況,反映資本市場融資需求強勁。
然而,曾被視作「上市捷徑」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卻呈現另一番光景,SPAC上市遭冰封,退市案例反而接連湧現。
6月30日,又一只港股SPAC——由阿里巴巴前高管、嘉禦資本創辦人衛哲等發起的VISIONDEAL-Z(07827.HK)退市。該公司因未能在限期内完成De-SPAC(與目標公司業務合並),最終依據上市規則退市。
業界指出,隨著港交所收緊SPAC上市門檻及收購時限,加上投資者對空殼公司信心下滑,此類特殊目的公司正經歷「大浪淘沙」時期。
甚至有投資者指出,繫港股水土不服。
2022年,港交所正式啓動SPAC上市機製。規則推出之初曾掀起小高潮,當年即有5家港股SPAC公司上市。然而,此後港股SPAC市場便陷入沉寂,至今未有新的SPAC公司上市。
更為嚴峻的是,首批5家SPAC中,僅有兩家公司成功完成De-SPAC,分别為獅騰控股(02562.HK)與找鋼集團(06676.HK),成功率不足五成。
今年4月,INTERRA ACQ-Z率先被取消上市;至6月底,VISION DEAL-Z亦正式摘牌,成為港交所2022年啓動SPAC機製以來第二家被迫退市的公司。目前,僅剩TECHSTAR ACQ-Z一家SPAC公司尚待完成並購交易,前景未蔔。
對於港交所SPAC退市案例的接連湧現,其直接原因是觸發了港交所設定的嚴格時間表。
按照港交所規則,SPAC公司需在上市後24個月内發出De-SPAC(完成與目標公司的業務合並交易)交易公告,並在上市後36個月内完成De-SPAC交易。若未能按期完成,SPAC將面臨清算退市。
有業界人士表示,此規則旨在保護投資者資金不被長期閑置,確保SPAC履行其核心使命。然而,在既定時間框架内,為SPAC這一「空殼」匹配合適的優質非上市公司,並快速完成復雜的並購交易,難度頗高。
面對持續低迷SPAC市場,港交所在2024年8月主動出手,對SPAC並購交易規則進行了關鍵性優化調整,以期激活市場。
主要調整包括,將最低獨立第三方投資額顯著下調至5億港元,降低了潛在交易面臨的資金募集壓力;同時明確界定第三方投資者獨立性標準,旨在提升並購過程的透明度。
這些調整直擊舊機製痛點。不過,市場寒冰的消融非一日之功。當前,IPO 的「火熱」反映優質企業對直接融資的偏好。從長期看,SPAC 作為 「並購加速器」的功能仍具價值,尤其在科技企業跨境並購、傳統企業轉型等場景中有望復蘇,但需通過監管優化與模式創新重拾投資者信心。
(来源:财华社)
上一篇新聞
相關文章
- 30分鐘前
- 阿里發可轉債募百億,高明之處在哪?
- 17小時前
- 上半年業績預增,吉宏股份竟上演「高開埋人」慘案?
- 18小時前
- 【IPO前哨】石頭科技在港股市場能否改命?
- 21小時前
-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齊跌!新消費概念股普跌,醫藥股走強
- 22小時前
- 【年中盤點】「瘋狂」機器人!半年融資超去年,迎來上市熱潮
- 昨天
- 房貸「商轉公」!多地松綁公積金激活樓市,内房股普漲
- 昨天
- 【IPO前哨】腳踩三大黃金賽道,億緯鋰能擴張野心背後的困境
- 昨天
- 鋼鐵股集體爆發,重慶鋼鐵股份飙漲91%,行業困境反轉可期?
- 昨天
- 港股盛況,8家公司同時敲鍾名場面有望重現!
- 昨天
- 【年中盤點】又迎重磅利好政策!上半年瘋漲的生物科技還能繼續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