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桥月度观点 | 不为沸腾而来,不惧波动而弃

2025年07月04日,08时42分15秒 国内动态 阅读 5 views 次

(转自:仁桥资产)

六月,市场继续上涨,乐观声音明显变多了。其中上证50上涨1.2%;沪深300上涨2.5%;中证500上涨4.3%;创业板上涨8%,恒生指数上涨了3.4%。从本月各指数的涨跌幅可以明显看出,随着近期国内经济的边际走弱以及政策预期的降低,市场的热情继续涌向中小市值以及主题和概念的板块,固态电池、稳定币、深海科技等主题层出不穷。不过主题和概念的上涨也是上涨,它们代表了市场温度仍在上升,流动性仍在源源不断的汇入这个池子。

随着中美达成了关税的缓冲方案,国内的政策窗口期显然被后移了,近期从一些高频数据来观察,包括地产、免税、酒店等,国内消费以及整体经济确实有边际走弱的态势。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经济的韧性是有的,三季度将是我们评估关税对经济影响的关键时期,也是政策继续发力的窗口期,即使经济短期走弱也不用悲观。

上期我们讨论了中小市值的股票,显然,板块整体处于系统性高估的状态,之后有很多朋友问,我们也觉得这些股票太贵了,但这些股票的泡沫何时破掉呢,破掉的逻辑又是什么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会因为一些监管政策,也许会因为某些突发事件,也许什么原因也没有。其实,我一直相信,有些问题注定是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它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我们只有用一个更长维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结论才会更可靠,心态也才会更平和。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当年创业板指数涨了83%,大量上市公司是通过外延扩张的模式提升了股价和市值,这其实也是不合理的,泡沫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当时也并不认可。然而,创业板的泡沫化过程又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直至在2015年被杠杆资金演绎到了极其疯狂的阶段,随后才掉头向下,并开启了近四年的漫漫熊途,其惨烈程度至今也记忆犹新。所以,当我们把这些困惑和棘手的问题放到时间的长河里,也许就变得平静和释然了。因此,不需要去预测泡沫的具体演变,识别它并回避它即可。

近期,外卖和闪购市场掀起了“三国杀”,本来看似已平静的互联网行业又卷起来了。客观地讲,阿里和京东之所以加码这个行业,还是因为行业有利可图,或者行业利润率太高了,否则,这些巨头为什么不去做团购,在团购里,美团已彻底退出,拼多多也在收缩战线,很简单,因为无利可图。所以,本质上还是那只无形的手在发挥着作用。这两年餐饮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更加依赖于外卖平台,但在平台面前又毫无议价能力,所以为了维持利润,我们看到有些餐饮商家提高了外卖菜品的价格,然而有更多的商家选择了降低外卖菜品的品质。这种现象的出现大概率意味着外卖行业的渗透率在接近瓶颈,而外卖的商业模型也可能会随之调整。如果再延伸一些思考,则是关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比起制造业,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一直是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直以来更重视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体验。觉得体验不值钱,不愿意为其付费,省了就是赚了。我之前问过一个朋友,问他觉得什么时候我们的服务业才能繁荣起来,他说可能需要一代人吧。看来这又是一个需要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解决的问题。同样,今天我们开始提倡的“反内卷”大概也是如此。

最后,如开篇所述,市场的温度确实在慢慢升高,但从升温到沸腾仍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恐怕不是线性的,甚至中途还会有反复,不为沸腾而来,也不惧波动而弃,耐心最重要。

声明:本文由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撰写,本报告内容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标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