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叩响银行牌照大门,USDC能否成为"最合规稳定币"?
7月1日,美国稳定币发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表示,已向美国监管机构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计划成立一家名为“First National Digital Currency Bank, N.A.”的全国性信托银行。这家银行将负责监管公司自身的USDC(美元挂钩稳定币)储备,并为机构客户提供“数字资产托管服务”。
Circle首席执行官杰里米・阿莱尔(Jeremy Allair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Circle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我们USDC的基础设施。此外,我们还将与美国即将出台的关于以美元计价支付稳定币发行和运营的监管规定保持一致。”
当前稳定币发行商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如SEC对Tether的调查),获得银行牌照将使Circle成为受监管实体,减少法律不确定性。目前USDC的储备金由传统银行托管,存在银行挤兑或破产风险。银行牌照允许Circle自行托管资金,无需依赖商业银行托管储备金,避免类似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导致的USDC短暂脱锚,降低第三方风险。竞争对手Tether(USDT)因储备透明度问题长期受质疑,若USDC成为“最合规稳定币”,可能促使部分用户迁移,在合规性和市场信任度上超越USDT。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笔者:获批后,受OCC(美国货币监理署)监管,USDC(Circle发行的稳定币)的储备透明度和稳定性将提升,吸引更多机构采用。Circle可提供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如贷款、支付清算),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而不仅限于稳定币发行。
同时监管成本也将增加,合规工作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银行需满足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管理等要求,可能压缩利润空间。此外,业务复杂性提高,需平衡稳定币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可能面临冲突(如贷款业务影响储备金透明度)。Circle需要在业务模式、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转型风险。若USDC储备金完全由Circle自身银行托管,仍存在单点故障可能。
尽管获得牌照后可降低交易结算成本,但其业务仍可能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利率波动、经济衰退等,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和业务发展。
“Circle能否最终获得这个牌照,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目前美国对于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监管政策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Circle需要和美国货币监理署、美联储等沟通,证明其作为一家数字资产银行能够与现有的传统金融体系有效融合,并且不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这可能需要其在业务模式、风险控制、资金流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整。”一位行业从业者表示。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储备货币的托管和发行由同一个主体控制,将会增加道德风险。在发展的同时,如何通过制度性的监管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这也是监管层需要考虑的重点。
在上述人士看来,Circle的这一举动,可能促使其他稳定币发行商(如Paxos、Gemini)效仿,一同申请银行牌照,推动行业整体合规。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诸多金融科技公司寻求银行牌照。2019年香港金管局先后下发8张虚拟银行牌照,腾讯、蚂蚁集团、小米集团、京东、平安壹账通等金融科技属性明显的企业纷纷入局。这些企业获得牌照后,利用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借助自身科技优势,挖掘香港及周边地区的金融市场潜力,服务本地及跨境客户。
上述企业更多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范畴,如消费金融、零售银行服务等,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服务体验、拓展客户群体,所处的金融市场环境、监管体系以及业务重点都与Circle有所区别 。
“若Circle成功,可能催生更多‘加密原生银行’,模糊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界限。同时,OCC的批准可能促使美联储加速数字美元(CBDC)研发,以维持货币主权。全球监管也将跟进,欧盟、新加坡等可能调整政策,鼓励类似模式,形成跨国数字货币银行竞争格局。”张雪峰表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孙骋,编辑|蔡鹏程)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