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扎堆”也能赢 基金经理练就多元配置硬实力
“创新药主题基金涨势汹汹,但有多少普通投资者会在今年买入这类基金?”近期有基民在社交媒体的理财社区发出感叹。
公募基金上半年的业绩角逐赛尘埃落定。不少投资者发现,名列前茅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大多重仓了创新药板块或北交所板块。相对极致的投资策略固然让基金净值大涨,但高波动性和主题投资的局限性也让不少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并非仅有一种“高光”选项——今年上半年,仍有不少不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经理,通过深入的全市场研究、严格的选股纪律和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框架,在更广阔的市场中挖掘机遇,业绩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公募业绩多点开花
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押注单一赛道的极致策略成为很多基金产品上半年脱颖而出的关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大部分是主题投资选手:创新药、北交所、机器人……甚至有基金的名称看似是全市场选股,但前十大重仓股均来自单一热门赛道。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仍有不少基金经理在坚守多元布局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贡献了稳健的收益。
成长派基金经理高楠管理的永赢融安和永赢睿信均在上半年取得了超过25%的回报率。通过观察两只基金的投资策略,高楠一方面参与了创新药、半导体、IT等成长性较强的科创板块,另一方面在家居、电源设备等领域进行布局。高楠在季报中表示,自己主要通过捕捉企业成长的机会来获取投资收益,同时也会配置一些基本面见底,估值具备安全边际,成长空间虽相对有限但未来存在潜在改善预期的赔率性标的。
价值派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A在上半年取得了17.44%的回报率,中欧红利优享A则取得了16.20%的回报率,且两只基金的净值均在近期创下新高。以中欧价值回报A为例,蓝小康既在保险、银行等金融板块有所布局,还对贵金属、工业金属等周期品种进行了配置。此外,商用车、工程机械等板块亦是蓝小康的配置对象。蓝小康曾在季报中表示,从配置结构看,聚焦于高股息、一带一路、贵金属、供给侧改革、消费等方向的资产。
周期派基金经理叶勇管理的万家趋势领先A一如既往地配置了“清一色”的周期股,在贵金属、油气开采、石油炼化等方向均有布局。该产品也在上半年获得了26.62%的回报率。谈及对资源股的坚持,叶勇表示,2025年全球定价的金铜铝锌油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将稳中有升,预测核心资源品种2025年产量稳定增长。部分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表良好、股息率不断提升的资源品种当前具备极佳的投资价值。
量化派基金经理姚加红和马芳共同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A在上半年取得了20.02%的亮眼回报。拉长时间来看,尽管该基金单位净值曾在2024年初的小微盘股大幅波动中出现明显的震荡,但随后较快“回血”。从持仓方面看,该基金持仓分散度高,行业分布多元,已不再局限于小微赛道。两位基金经理表示,随着策略模型适配性的增强,基金相对收益的波动幅度已有所降低。
更重视安全边际
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基金经理薪酬与基金业绩深度绑定,带来了一场行业革命。随着上半年业绩尘埃落定,不少基金经理认为,《行动方案》或在下半年对基金投资策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博道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建胜表示,考核方式的长期化会使得基金投资更重视绝对估值,而非边际定价,基金经理会更重视现金流、企业文化、竞争壁垒、分红能力与意愿等与股东回报更关联紧密的方面。
永赢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乾表示,长周期考核显著抑制了短期交易动机,预计基金换手率会系统性下降,追涨杀跌行为会有效减少。在顶层设计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风格漂移空间被压缩。短期虽存阵痛,但从长期来看,行业将向更健康的生态发展——唯有真正注重投资者回报的基金管理人,方能重新赢得客户信任。
“在我的管理过程中,个股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及换手率均相对较低,在未来我会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以及估值安全边际,希望在长跑中给投资者提供稳健配置的选择。”王乾表示,“我们认为,组合波动越低,投资者行为对最终收益的干扰就越小。而降低投资者行为带来的损耗,实质上是从资产配置角度提升了投资者的真实回报。”
看好基本面共振
展望下半年的权益市场,汇丰晋信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宗舟表示:“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未来我们会看到经济数据逐渐跟上市场的预期,可能会有大量基本面共振的机会陆续涌现出来。”
策略思路方面,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慧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执行杠铃策略。首先,看好杠铃策略的一头,即稳定高ROE(净资产收益率)、高分红等稀缺类资产。从增量资金角度来看,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资产欠配情况愈发严重,险资等资产端的配置行为逐步发生变化,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明显增加,预计成为稳定高ROE、高分红等品种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其次,杠铃策略的另一头,即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类资产,特别是以科创板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板块,会成为下半年表现优异的重点领域。
国联安基金的基金经理罗春鹏表示,未来重点关注经济结构升级、消费恢复与科技、军工等领域的机遇,同时可关注产能优化后的周期行业。在警惕外部环境与内部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同时,更要看到当前决策层的政策工具充足,增长动能逐步释放,经济有望在波动中实现韧性增长。
(来源:天天基金网)